:::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0152 ms
共 117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 前言需求層次理論(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由美國猶太裔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是研究組織激勵(motivation)時應用最廣泛的理論。二、理論內容個人是一個統一的、有組織的個體,個人的絕大多數慾望和衝動是相互關聯的。驅使人類的是若干始終不變的、遺傳的、本能的需要,這些需要不僅僅是生理的,還有心理的,他們是人類天性中固有的東西,文化不能扼殺它們,只能抑制它們。人類的需要是以層次的形式出現的,由低級的需要開始,逐級向上發展到高級層次的需要。...
|
佛洛依德(Freud)的人格發展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緣起2 定義3 人格發展五階段4 參考文獻 緣起佛洛依德的「心理動力論」是主動積極的心智過程,因此他所提出不僅是人格結構,還包括結構背後的心理歷程。佛洛依德以精神分析論討論人格的發展時,認為每個人都要經過一定的發展階段,而在這些階段中的發展經驗,會形成成年後的人格特質,完成這些階段的發展,才能發展出成熟的人格。但不幸地個體有時無法正常依循每一階段前進,而滯留於某一階段。此外,個體面對創傷或極具壓力的情境(例如手足誕生),將可能退化至較早期的...
|
洛陽紙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左思寫成〈三都賦〉後,時人競相傳寫,使洛陽的紙價上漲而昂貴。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傳.左思傳》。後比喻著作風行一時,流傳甚廣。《孽海花》第二回:「即如寫字的莫友芝,畫畫的湯壎伯,非不洛陽紙貴,名震一時,總嫌帶著江湖氣。」
|
佛洛依德(Freud)意識三層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洛依德對於心智組織與人格結構提出「冰山理論」,根據假設將意識劃分為「意識」、「前意識」和「潛意識」三個層次。意識層是指海面上可見的冰山,而前意識層相當於漲退潮時落差之間的冰山層,潛意識層則是位於海底深不見底的深層區域,是占據整體人格最大部份。其中,潛意識相對於意識及前意識,呈現具有兩種對立關係的意識層次。 意識層次分類(1)意識:「自我」存在之處1.意識包含個體在當下隨時均可知覺到的現象,以及可察覺的意念和動機,是一套合乎邏輯的、理性的思考。佔個體心理層面為最小,且不斷改變。2.例如:老師問學生早上如何上學,學生答:「...
|
斐斯塔洛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受盧梭影響, 裴斯塔洛齊參照《愛彌兒》的內容,訓練自己的兒子,每天把教育兒子的經過及兒子生長的情況記錄下來。二、主張教育如植樹,人一出生即賦有畢生的機能,如同種子一般,教育僅在提供適當的環境使其發展循序實現,並慎防外界擾亂自然發展的進行。其教學大約可分兩種:愛的教學,知的教學。三、裴氏教育理念較盧梭更進步。(1) 教育的對象應為全體兒童(非少數人),故被尊為國民教育之父。(2) 注意貧困家庭的兒童教育,孤兒教育、貧民教育。(3) 個人與社會分不開,「環境改變個人、個人改造社會」,藉教育的力量增進人民的生活,社會就能進...
|
佛洛依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lang|de|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原名模板:Lang,奧地利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由此演變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著作《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性衝動”(Libido)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欲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參見: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欲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
|
洛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632~1704)英國大哲學家。主張知識起於經驗,樹立了經驗主義認識論的地位,是西方哲學史上第一位以「知識」為題系統地寫出知識論專門著作的哲學家。於政治方面,提出天賦人權說,認為人人皆有生命、自由、財產的基本權利。著作有《人類悟性論》、《政府論》等。也譯作「陸克」。
|
銅山西崩,洛鐘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武帝時,未央宮前殿鐘無故自鳴,東方朔預測山恐會崩毀,故鐘先鳴。三日後果有山崩綿延二十餘里。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銅山西崩,靈鐘東應,便是易耶」句下劉孝標注引《東方朔傳》。比喻重大事件,彼此互相感應,互相影響。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三.槐西雜志三》:「此義易明。銅山西崩,洛鐘東應,不以遠而阻也。」
|
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940年代初期至1950年,美國洛杉磯市發生一系列光化學煙霧事件的統稱。洛杉磯市依山臨海,位於50公里長的盆地中,一年中約有300天出現逆溫,5至10月間,陽光強烈。大量汽車排放的含氮氧化物、碳氫化物、一氧化碳的廢氣,在日光作用下,發生光化學反應,形成淺藍色、有刺激性的光化學煙霧。1943年以來,當地居民紛紛反應有眼睛或喉頭刺激,類似現象幾乎年年出現,其中又以1952年的一次最為嚴重,大批居民發生眼睛紅脹、喉痛、咳嗽、皮膚發紅等症狀,嚴重者心肺功能衰竭,65歲以上老人有近400人死亡,此外,大面積之植物受損,車禍增多。為別於倫敦煙霧事件,稱為洛杉磯光化學煙霧事件。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