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7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雜亂。《字彙.水部》:「,亂也,雜也。」《新唐書.卷九六.房玄齡傳》:「不為子孫立長久計,置嫬庶,競侈僭,相傾䦧,終當內相誅夷。」
攪亂。如:「混視聽」。《後漢書.卷五三.黃憲傳》:「叔度汪汪若千頃陂,澄之不清,之不濁,不可量也。」明.方孝孺〈貯清軒記〉:「泓渟洞澈,可以酬酢萬物而不為物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雜亂無別。《抱朴子.外篇.尚博》:「真偽顛倒,玉石混。」《三國演義》第一八回:「紹是非混,公法度嚴明。」也作「溷肴」、「溷」、「渾殽」。
2.擾亂觀念、事物,使人無法分辨。《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布散謠言,混是非。」
視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假象或謊言使人分辨不出是非真偽。如:「對方利用不實的宣傳,意圖混視聽,破壞本公司形象。」
是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顛倒是非對錯,使人觀念混亂。《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八回:「布散謠言,混是非。」
不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混合在一起,無法區別清楚。如:「社會極度追求滿足物慾,因而價值觀念日益混不清。」
良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苗和野草混夾雜。比喻好壞不分或素質參差。《清史稿.卷二六七.蕭永藻傳》:「開山發礦,多人群聚,良莠雜,臣通飭嚴禁。」也作「良莠不分」、「良莠不齊」、「良莠不一」。
玉石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賢愚雜處,難以區別。宋.岳珂《桯史.卷一二.淮陰廟》:「兩旁皆過客詩句,楹楣戶牖,題染無餘,往往玉石混,殊不可讀。」
黑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黑的說成白的,白的說成黑的。比喻顛倒是非、製造混亂。如:「貪官汙吏一向混黑白,為所欲為。」也作「混造黑白」。
效標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果測驗編製者以評分者評定學生某項特質作為考驗測驗的效標,但評分者在評定學生某項特質之前,已經知道某項特質的測驗分數,則評分者的評分結果難免會受到影響,而導致不公平或不正確的評分,此種效標資料受到測驗分數影響所產生的誤差,稱為「效標混」。例如教師先知道學生的創造性測驗分數很低,測驗編製者再請教師評定此學生的創造性表現,教師可能受到已知測驗分數的影響將評定分數壓低,效標分數將受到測驗分數影響,此現象即為「效標混」。
  驗證效標關聯效度最常遭遇的困難為「如何取得良好而適當的效標?」良好的效標通常應該具備適切性、可靠性、客觀性及可用性等四項基本特徵。「效標混」會使得效標資料喪失...
自我認定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我認定(或同體)混是指艾利克森(E.H. Erikson)一九六三年所提出來的人格發展八大時期中,第五個時期(青年期)如果發展不順利時所形成的危機。在青年期中,青少年的發展特徵是自我認定(identity)的形成,也就是指青少年在面對新環境時,會將過去的經驗、目前的知覺和對未來的期望產生關聯,以便形成一個統整的自我,達到自我認定的目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有可能會遭遇困難而阻礙了自我認定的發展,這種情形稱之為「自我認定混」。在形成自我認定的歷程中,青少年會去思考有關「個人」的問題,例如「我現在想要什麼?」「我有那些能力?」「父母期望我將來做什麼?」「我自己希望將來如何?」等。經過反覆的...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