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 10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擔干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責任。《水滸傳》第八一回:「賢弟此去,須擔干係。」《紅樓夢》第九四回:「便是不合老爺的心,我也不至甚擔干係。」也作「耽干繫」。
|
披麻帶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親人服喪、身穿麻衣,腰繫麻繩。明.高明《琵琶記》第四齣:「老賊!你年紀八十餘歲,也不識做孝,披麻帶索便喚做孝。」也作「披麻帶孝」。
|
鬧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舊時元宵節婦女頭上插帶的裝飾品,用烏金紙剪成飛蛾,繫在針上。宋.楊無咎〈人月圓.月華燈影光相射〉詞:「鬧娥斜插,輕衫乍試,閒趁尖耍。」元.周密《武林舊事.卷二.元夕》:「元夕節物,婦人皆戴珠翠、鬧娥、玉梅、雪柳。」也作「鬧娥兒」、「鬧鵝兒」。
|
無妄之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無妄之災」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无,古「無」字。无妄,是《易經》卦名。卦象是下震(☳)上乾(☰)。六三的爻辭說:「无妄之災。」意思是不妄為卻無故招致災禍,這就像是有人把牛繫在路上,卻被路過的人牽走,而使同邑的人平白受到懷疑和搜捕。後來「無妄之災」被用來比喻意外的災禍。如漢人王充《論衡.卷一五.明雩》:「無妄之災,百民不知,必歸於主。」百姓因為不明究裡,往往將意外的災禍歸究於為政者。
|
挑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金或銀製的牙籤。古人將它和耳挖子、香茶餅盒串在一起,可作裝飾品。《金瓶梅》第一一回:「到是袖中取出汗巾,連挑牙與香茶盒兒,遞與桂姐收了。」《醒世姻緣傳》第一九回:「汗巾頭上還繫著一副烏銀挑牙,一個香袋。」也作「挑牙兒」。
|
拔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碇,繫船的大石。拔碇為山東濟南方言,指開船。引申為捨此他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有這兩層難處,所以我捱在這裡;不然啊,我早就拔碇了。」
|
名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通緝。《漢書.卷七二.鮑宣傳》:「時名捕隴西辛興,興與宣女婿許紺俱過宣,一飯去,宣不知情,坐繫獄,自殺。」
|
巴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拉船。將兩條繩子,各繫在船的兩端,另一頭則固定在各別的岸邊,過河時渡船的人拉收繩子,使船靠向岸邊。如:「船夫一面巴船,一面悠閒地哼著小曲。」
|
聽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聽罷、聽完。宋.李彭老〈木蘭花慢.正千門繫柳〉詞:「聽絕殘簫倦笛,夜堂明月窺簾。」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二折:「聽絕詩句猛然驚,早是他內性兒聰明,才調兒清正。」
|
天穿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俗以正月二十日為天穿日,相傳女媧氏於此日補天,故民間於當天用紅絲線繫餅,放在屋頂上,稱為「補天穿」。另一說以為正月二十三日或三十日為天穿節,說法各異。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