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93.422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儒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儒者所戴的帽子。《史記.卷九七.酈生傳》:「諸客冠儒冠來者,沛公輒解其冠,溲溺其中。」唐.韓愈〈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猶思脫儒冠,棄死取先登。」
新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書名。漢陸賈著,二卷,十二篇。漢代子書中,以《新語》最純最早,貴仁義,賤刑威,卓然儒者之言。
千變萬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魯多儒士,少為先生方者。」莊子曰:「魯少儒。」哀公曰:「舉魯國而儒服,何謂少乎﹖」莊子曰:「周聞之:儒者冠圜冠者,知天時;履句屨者,知地形;緩佩玦者,事至而斷。君子有其道者,未必為其服也;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公固以為不然,何不號於國中曰:『无此道而為此服者,其罪死!』」於是哀公號之五日,而魯國无敢儒服者,獨有一丈夫儒服而立乎公門。公即召而問以國事,千轉萬變而不窮。莊子曰:「以魯國而儒者一人耳,可謂多乎﹖」 ■《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且夫天地為鑪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則;千變萬化兮,未始有極。忽然為人兮,何足控摶;化為異物兮,又何足患!
醇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問專精純正的儒者。《漢書.卷五一.賈山傳》:「所言涉獵書記,不能為醇儒。」《南史.卷七一.儒林傳.何佟之傳》:「佟之少好三禮,師心獨學,強力專精……委曲誘誨,都下稱其醇儒。」也作「純儒」。
世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上的事務。《漢書.卷八九.循吏傳.序》:「三人皆儒者,通於世務,明習文法。」《文選.嵇康.幽憤詩》:「世務紛紜,祗攪予情。」
耆儒碩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老德高望重的儒者。唐.張九齡〈論教皇太子狀〉:「必使耆儒碩德,為之師保。」也作「耆儒碩老」、「耆儒碩望」。
名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名的儒者或學者。《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劉交傳》:「宣帝循武帝故事,招選名儒俊材置左右。」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他不是閑游的浪子,多敢是一個取應的名儒。」
另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少顏色:畫像原有的顏色褪去。 (3) 開生面:重新付予新的面貌。 (4) 賢冠:古時儒者所戴的黑布冠。唐代時,百官朝服,皆著進賢冠。
獨開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少顏色:畫像原有的顏色褪去。 (3) 開生面:重新付予新的面貌。 (4) 賢冠:古時儒者所戴的黑布冠。唐代時,百官朝服,皆著進賢冠。
圭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圭的稜角。泛指稜角、鋒芒。《禮記.儒行》「毀方而瓦合」句下唐.孔穎達.正義:「圭角謂圭之鋒鋩有楞角,言儒者身恆方正,若物有圭角。」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