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利名韁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得自由。《漢書.卷一○○.敘傳上》,敘述了桓譚欲向班嗣借書的事情。桓譚博學多聞,遍習五經,是一位儒者。班嗣雖然也學儒術,但更喜好黃老之學。有一次桓譚想向班嗣借黃老之書,班嗣知道了就回覆說︰「黃老之學崇尚清虛無為,不受世俗所羈絆,與儒學完全不同。你今日已經習慣孔孟的仁義之道,被世俗名利的韁鎖所束縛,敬服周公、孔子的遺範,推崇顏淵、閔子騫的德行,既然你眷戀不捨儒家的禮教,又何必讓黃老之學困惑你呢?」在參考資料中,另有漢.東方朔〈與友人書〉,年代雖比所引典源為早,但因出處不明,故置於參考資料。後來「名韁利鎖」這個成語用來比喻人因名利的羈絆而不得自由。
鴟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鴟得腐鼠,因畏懼鵷鶵這種高貴的鳥來爭食,而發出怒嚇聲。後用以比喻庸人俗輩以卑賤之物為貴,且害怕他人爭奪。參見「鴟得腐鼠」條。漢.桓寬《鹽鐵論.毀學》:「今公卿以其富貴笑儒者,為之常行,得無若太行鴟嚇鵷鶵乎?」
鋒不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戲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不聽廣武君策,廣武君策不用。 〔注解〕 (1) 廣武君李左車:漢初名士,生卒年不詳。 (2) 成安君:陳餘,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詳。好儒術,與張耳為刎頸交。陳勝起兵,陳餘與張耳立武臣為趙王,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後來張耳降漢,與韓信破陳餘於井陘,餘被斬於泜水上。 (3) 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
易俗移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章甫縫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章甫,禮冠。縫掖,袖子寬大的衣服。章甫縫掖指儒者的服飾。《幼學瓊林.卷二.衣服類》:「章甫縫掖,儒者衣服。」
風移俗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修憲命,審誅賞,禁淫聲,以時順修,使夷俗邪音不敢亂雅,太師之事也。」墨子曰:「樂者,聖王之所非也,而儒者為之,過也。」君子以為不然。樂者,聖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導之以禮樂而民和睦。
末節細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關緊要的小節、小事。宋.陸九淵〈與曾宅之〉:「古之所謂小人儒者,亦不過依據末節細行以自律,未至如今人有如許浮論虛說謬悠無根之甚。」
儒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儒者的風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時序》:「華實所附,斟酌經辭,蓋歷政講聚,故漸靡儒風者也。」唐.孟浩然〈書懷貽京邑同好〉詩:「維先自鄒魯,家世重儒風。」
銳未可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兵絕其後,使野無所掠,不至十日,而兩將之頭可致於戲下。願君留意臣之計。否,必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稱義兵不用詐謀奇計,曰:「吾聞兵法十則圍之,倍則戰。今韓信兵號數萬,其實不過數千。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今如此避而不擊,後有大者,何以加之!則諸侯謂吾怯,而輕來伐我。」不聽廣武君策,廣武君策不用。 〔注解〕 (1) 廣武君李左車:漢初名士,生卒年不詳。 (2) 成安君:陳餘,秦大梁人,生卒年不詳。好儒術,與張耳為刎頸交。陳勝起兵,陳餘與張耳立武臣為趙王,趙王以陳餘為大將軍。後來張耳降漢,與韓信破陳餘於井陘,餘被斬於泜水上。 (3) 韓信:?∼西元前196,西漢淮陰人。年輕時曾忍...
席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儒者。《後漢書.卷四九.王充等傳.論曰》:「貴清靜者,以席上為腐議;束名實者,以柱下為誕辭。」《南史.卷七六.隱逸傳下.馬樞傳》:「束名實則芻芥柱下之言,翫清虛則糠粃席上之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