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3.13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問和品行。《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道之淵藪,六藝所宗,宜學行優劣,待以不次之位。」
系統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olution strategy):在此階段可利用各種分析方法(如PERT、MIS等)瞭解各種策略的優劣點。Swanson(1969)指出成本利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常是教育決策者最須注意的。此因資源有限,即使策略再好,但如太過昂貴就不能採用。例如,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採用個別教學,針對學生程度加以輔導;然而此策略耗資甚巨,在沒有特別補助下很難實行。4.執行所選擇的策略(implementing the solution strategy):將所決定的策略加以執行,在過程中應依照...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有了比較,即可辨別優劣。如:「行商講求貨真價實,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
決定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決定論(determinism)決定論認為人並沒有什麼選擇的自由,也就是說人沒有意志的自由。就以日常生活的事例而言,我們到菜市場買水果,在面對要買蘋果或橘子時,我們往往會有一些琢磨,比較兩種水果的優劣,衡量自己的荷包,然後才下決定,做出選擇。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例可以支持我們有意志的自由來讓我們做自由的選擇。但決定論者以為,上述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選擇的心理感覺在實質上都是虛幻的。其實,我們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及所有的行為或行動,全都是被決定的,我們實際上只是執行那被決定的選項;決定論者指出,我們過去的經驗、欲求、知識,乃至我們...
評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評定判別。[例]這兩幅畫畫風各有千秋,難以評判優劣
對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等。無優劣高下。如:「地位對等」、「對等條約」。
名士風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才學而不拘禮法的名士風度和習氣。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品藻》:「理義所得,優劣乃復未辨;然門庭蕭寂,居然有名士風流,殷不及韓。」《文明小史》第三一回:「咱們名士風流,正該灑脫些才是。」
徇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受私情左右,不能秉公處理事務。《資治通鑑.卷七十九.晉紀一.武帝泰始四年》:「其有優劣徇情,不叶公論者,當委監司隨而彈之。」《文明小史》第二十八回:「錫大軍機不好徇情,散了個老虎班知縣,就得了這個缺。」也作「徇私」。
功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善惡、好壞或精粗、優劣。《周禮.天官.酒正》漢.鄭玄.注:「作酒,既有米麴之數,又有功沽之巧。」
參差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參差不齊」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參差」是不整齊的樣子。在《詩經.周南.關雎》中,有「參差荇菜」一語,形容荇菜長短不一的樣子。用於人事方面,則可形容品質或才能高低不同。在所引典源漢.揚雄《法言.序》中,更在「參差」後衍以「不齊」二字,加強其義。揚雄是西漢後期的重要文人,口吃不善言談,以文章名世。《法言》一書乃揚雄仿《論語》所作,他在序中提到,自孔子以來,國君、將相、卿士、名臣「參差不齊」,高低優劣相差甚大,應該以聖人之道加以衡量統一。後來「參差不齊」這句成語用來形容雜亂不整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