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8.6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狠毒。如:「心狠手辣」。《老殘遊記》.第四回:「玉大人官卻是個清官,辦案也實在盡力,只是手段太辣些。」
衣冠禽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衣冠禽獸」的「衣冠」指穿著體面,像個有修養的正人君子;「禽獸」則指品德行為像禽獸的野蠻無禮。所以「衣冠禽獸」指空有外表而行同禽獸。比喻品德敗壞的人。這句成語見於戲曲小說中,用來責罵那些裡外不一,惡行惡狀的小人。例如明代陳汝元寫的《金蓮記》第七齣裡面寫到一個名叫賈儒的人,他平時裝著讀書人的派頭,骨子裡卻是個行為卑劣、壞事做盡的偽君子。所以人人都罵他是「衣冠禽獸」。「衣冠禽獸」一語可能就是出自此處,用來比喻品德敗壞的人。
異想天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符實際、不合事理的奇特想法。《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回:「想著這個人扮了官去做賊,卻是異想天開,只是未免玷辱了官場了。」
笑逐顏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婆子道:「這個不是冤家不聚會。好教官人得知,卻有一頭好親在這裡:一千貫錢房臥,帶一個從嫁,又好人材,卻有一床樂器都會,又寫得算得,又是大官府第出身。只要嫁個讀書官人。教授卻是要也不?」教授聽得說罷,喜從天降1>,笑逐顏開,道:「若還真個有這人時,可知好哩!只是這個小娘子如今在那裡?」 〔注解〕 (1) 喜從天降: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而心中歡喜。見「喜從天降」。
黃鐘毀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戰國楚臣屈原受讒言毀謗,懷王時,放逐漢北,楚頃襄王時雖召回重用,旋又遭讒,流放江南,於是作〈九歌〉、〈卜居〉等篇,以明己志。〈卜居〉這篇是寫他一直得不到召見,理想和現實的相互矛盾,心裡感到迷惑,於是去見太卜,想借由占卜結果來解開心中的迷惑。文中屈原說他不知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得世間汙濁不清,輕薄的蟬翼被認為是重的,千鈞卻是輕的,可用以校正音律的樂器遭到毀壞拋棄,才質如瓦釜卻發出如雷巨響,直似妖怪作聲,庸人在職;善於毀謗別人的人位居高位,賢能的人才卻沒有名聲。屈原以「黃鐘」比喻賢士,「瓦釜」比喻讒人,感嘆小人得志,世間沒人了解他的廉潔堅貞。後來「黃鐘毀棄」用來比喻賢才不被重用。
王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舉登第。這個故事未必完全屬實,或者純屬傳構,但從中可知王維少年時代便成為引人注目的名人。王維中狀元,卻是事實,據考證,乃開元九年(721年)狀元,時年21歲。王維開元九年春天中狀元後,即解褐為太樂丞,開始了仕宦生涯。但他隨即因為署中伶人舞黃獅子犯禁,受了牽連而謫為濟州司法參軍。當年秋天便離開京城,赴濟州任。濟州在今山東荏平西南,王維在那裏度過了四年多的光陰。其中開元十三年(725年),詩人裴耀卿任濟州刺史,裴為河東人,與王維是同鄉,待王維不錯,使王維稍得安慰,但裴很快又赴宣州任職,使王維甚感惋惜。在裴耀卿離開濟州不久,王...
言者諄諄,聽者藐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白費脣舌,徒勞無功。參見「誨爾諄諄,聽我藐藐」條。如:「他苦口婆心的勸兒子改過向善,結果卻是言者諄諄,聽者藐藐,根本白費心力。」
諸葛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貶降官,將馬謖處死。《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的父親因馬謖兵敗連坐被髡(髡刑:剃髮),但是他對諸葛亮的評價卻是“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諸葛亮在技術發明上亦有靈巧的構想,曾發明損益連弩(諸葛弩、元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諸葛亮推演兵法,作的八陣圖,直至唐代名將李靖仍十分推崇。  由於《三國演義》誇大了諸葛亮的軍事指揮方面的才能,近現代經常有徹底質疑諸葛亮軍事能力的觀點。但是作為蜀漢十多年間的最高軍事指揮和前線決策者,除平定南方叛亂以外,諸葛亮以不足曹魏五分之一的人口和兵力,不但長期進攻曹魏使其基本不敢入...
夢筆生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張張白紙又從 天而至,落到他的眼前。李白高興極了,立即抓起毛筆在上面飛快地寫了起來,沒成想落在紙上的卻是一朵朵的蓮花。於是,李白捧起一堆蓮花,揚手把她灑向屋外的池塘中。只見蓮花入水即生出莖葉,競相綻放。微風吹來,陣陣清香沁人心脾,李白十分歡喜,剛要伸手去摸,忽然醒了過來。此夢之後,李白才思突飛猛進,文采斐然,千古名篇、麗句一揮而就。成語典故“夢筆生花”即由此得名而來。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妙筆生花、大筆如椽 相反詞 平鋪直敘 5.例句 他寫出來的文章不愧是夢筆生花,值得一讀再讀。
玷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汙辱、侮辱。漢.王充《論衡.累害》:「以玷汙言之,清受塵而白取垢。」《西遊記》第七一回:「奈何他玷汙了皇后,敗俗傷風,壞倫亂法,卻是該他死罪。」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