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勢利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態度是以對方財勢的多寡而決定親疏高下的關係。如:「他最勢利眼了,遇到有錢的人,總是拚命巴結。」也作「勢力眼」。
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態度和藹可親。[例]李奶奶待人相當和氣,村裡的人都很敬重她。
人生何處不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雖離別,但終有會面之日。比喻世間事巧合極多,或指行事須留退路,切莫待人狠絕。《喻世明言.卷三八.任孝子烈性為神》:「恩義廣施,人生何處不相逢?冤仇莫結,路逢狹處難迴避。」《醒世恆言.卷一八.施潤澤灘闕遇友》:「彼此睜眼一認,雖然隔了六年,面貌依然,正是昔年還銀義士。正是:一葉浮萍歸大海,人生何處不相逢。」
溫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柔和順。[例]她的性格溫婉,待人處事得體,是公婆心目中的好媳婦。
處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待人接物,應付世情。唐.李白〈春日醉起言志〉詩:「處世若大夢,胡為勞其生。」《三國演義》第二五回:「處世不分輕重,非丈夫也。」
學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問與知識。如:「他學識豐富,見聞廣博,待人又謙和有禮,稱得上是德智兼備。」
寬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待人寬大厚道。《管子.形勢解》:「人主者,溫良寬厚,則民愛之。」《薛仁貴征遼事略》:「下馬受降,唐帝寬厚,亦赦其過。爾不投降,置於砧刀,悔之晚矣。」
篤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厚於誠信。《論語.泰伯》:「篤信好學,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亂邦不居。」
2.深信。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正緯》:「至於光武之世,篤信斯術。」
師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對僧尼、道士的敬稱。[例]這廟裡的師父一向和善待人,和附近的居民相處也很融洽。
一團和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態度和藹可親。《二程語錄》卷一七:「明道先生坐如泥塑人,接人則渾是一團和氣。」《水滸傳》第一九回:「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地倒恁窄狹?」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