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間,以及事件之間關係等等訊息。 定義個人經驗中特殊事件的記憶,貯存的是自傳式的訊息,也就是個體自身的知覺經驗,特別側重時問(事件何時發生)和環境背景(事件在何地發生)等參考架構。例如你最快樂的生日,或你的初吻記憶。在情節記憶系統中,需要的提取線索是指出有關事件發生的時間及事件內容,取決於訊息最初的編碼形式,以及個體是否能對於事件產生特定記憶表徵。 觀點比較心理學家Tulving認為情節記憶是:在某特定時空下所發生之特定事件或情節的儲存,例如對於今天早餐食物內容的記憶。情節記憶的貯存單位是事件(情節),事件之間的時間關係為...
韌力(resilienc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資源,來解決問題。 韌力之種類Pattishall認為復原力可分成四類:生物遺傳成份,社會環境成份知覺環境成份和人格行為成份。從這四類成份中找到八項與個體復原力有關的保護因子分別為,學校的素質、凝聚的家庭、鄰近的資源、願意付出的成人、慣常行為的楷模、對偏差行為的高控制力、重視成就的價值、重視健康生活型態的價值。綜觀其要點乃強調個體的內在人格因素、氣質因素、對情境的知覺因素以及與情境的互動因素所形成的外在行為型態,都會直接間接地影響復原力的發生。 ...
發現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實驗法布魯納強調直覺思考和分析思考的學習策略,認為發現是不會無故產生的,而靈感必須經過感覺和知覺統合訊息處理後,才可能發現事實真相或公式定理。所以,儘管他推從直觀思考,但仍肯定直觀思考後需分析思考驗證才能真正完整的發現知(Bruner,1969)(註1)。 3. 看圖說話法布魯納認為科學心理學需要好其每天處理有關說和做事物,尤其需要運用語言解說讓行為合法化(Bruner,1990),即為行動的意義是需要語言表達。當學生能從圖畫、照片、電影、課文、故事等教材中,以自己的語言或文字正確表達符號意義,這可表示他已經具備...
社會認知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者具有交互影響力,其中任意二元素都有相互決定的可能性。所謂個體指的是個人的認知、情感、期望、信念、知覺、目標、意圖、甚至是腦神經的運作等內在心理歷程;環境則泛指所有的外來刺激;行為是個人心理歷程所產生的外在行為。1.以個體與行為的相互因果關係而言,首先個人心理例成能決定行為;而個人說的話及情緒表達所產生的效應也會成為回饋訊息,因而影響到個人內在的思考與情感。2.以環境與個體交互決定關係而言,例如個人期望、信念、情緒在發展與修正歷程中必然會受到社會的影響;而具有某些特質的人,在社會環境中常受到由別人表達的不同待遇。3.以...
空無課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空無課程」,一是學校所重視、或是忽略的智力過程,像是學校多重視的是某些概念的思考,忽略了其他由感官、知覺的認知;側重左腦的認知,較常忽略右腦的認知過程。二是學校課程出現或未出現的內容或科目領域,像是多重視傳統科目的教導,而非是經濟學、法律、地方藝術等等的科目。Eisner認為這些都是學校因著社會文化某種價值觀念所重視或是忽略的空無課程。
學習策略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前知識運用法等。3. 心理歷程學習策略心理歷程係指人類的心智能力或腦功能,主張心理歷程包含注意力、知覺作用、記憶力、符號能力和概念化能力。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問題可能發生在不同層次的心理歷程或心智能力的發展缺陷或發展遲緩上。因此教師對這類型的低成就學生可以實施心理歷程的學習策略教學,特別是有關注意力策略訓練和記憶力策略訓練。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學習策略教學法、注意力、記憶力英文關鍵字: Teaching Learning Strategies、Attention、Memory 參考資料楊坤堂著。學習障礙教材教法,中華民國...
脈絡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脈絡效應(contextual effect)我們對於物體的知覺會收到外在環境的影響,此稱為脈絡效應。脈絡效應是無所不在的,在各種不種程度的心理都有其作用,只要比單一的點的刺激來的稍為複雜一些(例如兩點刺激),多出來的B點刺激就會對A產生影響,也就是形成脈絡。假設,B點跟A點距離很近,但是人們會判斷比實際距離更近(吸引),如果B點跟A點距離很遠,人們會判斷比實際距離更遠(排開)。 天空有雲的月夜,雲向右而月亮不動,但我們會看成月亮向右移動 在廚房的場景找麵包,會比在書店找容易 我們所感知到的各種顏色,其色彩外貌都會受到...
個人中心學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人中心學派(Person-Centered approach)個人中心學派是Rogers在1930-1940年間所創,主要是基於當時美國受到心理分析學派宰制的反動。Rogers將人自嬰兒時期開始所具備的特質描述如下:1.不管嬰兒所知覺到的是什麼,均是他/她的真實世界。2.所有嬰兒生來即具有自我表現傾向,透過自我引導之行為而得到滿足。3.嬰兒與周遭的互動具有整體組織性,嬰兒知所做所為均互有關連。4.嬰兒所經驗到的是正向或負向的經驗,端是這些經驗是有助於或有害於自我實現傾向的實現。5.嬰兒保留有助於自我實現的經驗,而逃避有...
情感反映技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念與期望等等,皆屬於在大腦裡產生相當的記憶性,而使得往後再做情感表達時,回勾勒出先前的經驗以及情境。知覺系統層面:此類別即是對情感產生意識性的,以及意志的統合,屬於較內在且抽象的層面。 情感反應技術的功能幫助當事人察覺自己的情感協助當事人接納自己的情感諮商員可正確地了解當事人的情況,同樣的,當事人也能夠了解自己的狀況諮商員與當事人兩者間可建立起良好的諮商關係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情感反映技術英文關鍵字:Reflection of feeling 參考資料註1陳金定/著。諮商技術,2001年初版,頁41-70。心理出版社股份...
陳述性知識(declarative_knowledg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影響學習的外部條件。九個階段的學習與教學活動分別為:注意、期待、回憶已知的有關資訊、對新資訊的選擇性知覺、編碼、檢索與反饋、強化、反應與保持、保持與遷移。這些階段是連續與必須的,在教學中有些階段會相互組合,因此可將其歸納成:前三個階段為學習的準備,中間的四個階段是知識的獲得與作業,最後兩個階段為學習的保持與遷移。促進陳述性知識的學習,一方面要在三大階段中進行,另一方面因為陳述性知識各個階段是一連續過程,因此在過程中基本的條件具體,分別為:把握課堂教學速度、使用表像、使用類比、使用典型例題,以及注意組成知識系統等。 價值1...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