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覺喪失或變得遲鈍。如:「麻醉」、「麻木」。《水滸傳》第三二回:「那三四個村漢看了,手顫腳麻,那里敢上前來。」
5.知覺發麻的。如:「麻辣」、「酸麻」。
半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會兒、片刻。元.蕭德祥《殺狗勸夫》第二折:「我這裡低著頭沉吟了半晌,他那裡不轉睛瞅了我一會。」《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劉官人打門,他那裡便聽見?敲了半晌,方纔知覺,答應一聲:『來了!』起身開了門。」也作「半餉」。
社會興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當我們害怕不能被我們所重視的團體接納時,許多問題便接踵而來,因此歸屬感不足時,個體會產生焦慮。當個體知覺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上是一種隸屬感和貢獻感,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會消失。阿德勒認為一個人是否心理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是觀看這個人的社會興趣發展為何。當人們從共同參與活動和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相反的,則會變得沮喪,且朝無益於生命的方向走向消亡。(註二)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社會興趣英文關鍵字:social interest 參考文獻註一:Geral...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毫無知覺,像死的樣子。如:「他睡得真死。」
目無全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注解〕 (1) 解牛:分卸牛的肢體。 (2) 神遇:從精神去接觸事物。 (3) 官知:感官知覺。知,音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喪失知覺。如:「昏迷」、「昏厥」。《聊齋志異.卷一.鬼哭》:「先是,閽人王姓者,疾篤,昏不知人者數日矣。」
班達完形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達完形測驗(Bender-Gestalt Test)過去在檢驗大腦是否損傷時,因為缺乏精密的科學檢驗儀器,所以有一些臨床心理學者,設計了衡鑑神經心理損傷的臨床工具。受測者在這些測驗的分數,可以作為大腦機能損傷的指標,此類測驗可以測量智能退化及大腦損傷情形,且大多可以測量空間知覺與新學習材料的記憶情形。有一個著名的測驗已經使用多年,也就是班達視覺動作完形測驗,臨床心理學家通常稱為班達完形測驗,此測驗需要空間知覺、立即回憶以及圖畫的視覺動作。班達完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沒有知覺的。如:「麻木」。
失去知覺、感覺。《紅樓夢》第一○回:「賈瑞聽了,身上已木了半邊。」
認知能力評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一、認知能力的定義2 二、認知能力的內涵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一、認知能力的定義張春興(1989)在《張氏心理學辭典》中指出,認知(cognition)為個體經由意識活動對事物認識與理解的心理歷程。認知的涵義廣泛,舉凡知覺、記憶、想像、辦認、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均屬之;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及個體在生活環境中究竟如何獲知,知之後在必要時又如何用知。認知發展是除了智力發展之外(狹義的定義),泛指一切認知行為的發展。 二、認知能力的內涵1.
Fritz_Perls_完形治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機體的自我調整(organismic self-regulation):當原有的平衡被浮現的欲求、知覺或是興趣擾動時,個人會盡可能以本身的能力及環境的資源進行自我調整。當下留意過去是在逃避對現在的充分體驗。治療時,治療師會讓當事人當下與他們的經驗進行即時的接觸,而非僅以旁觀的口吻敘述。未完成的經驗常會在當下浮現。當過去對當事人當下的態度及行為有重要影響時,最好儘可能的把過去帶到當下處理。未竟事物當影像從背景中浮現卻沒有完結時,在個人心中留存未竟事物(unfinished business),造成不可預期的情緒經驗。並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