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7.78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霍桑效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就是當被受試者知道自己成為觀察對象,而改變行為傾向的效應,也就是當實驗組之受試者的行為是受到本身參與研究的知覺所影響,而非受到實驗處理所影響的現象,就被稱為霍桑效應。故在準實驗研究中,若結果非由研究者操弄所造成,而是受試者因為實驗的出現而產生的改變反應,即是霍桑效應。亦即研究進行時各種實驗處理對研究結果都有促進作用,受試者其實是對於新的實驗處理產生正向反應,即行為的改變是由於環境改變,由於實驗者的出現,非是由於實驗操弄所造成,這種假設性效果目前我們常稱之為「霍桑效應」。
個別化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的收集教室內的觀察普通班教師觀察特殊教師或診斷測驗者,或相關人員觀察測驗學業成就測驗性向測驗認知/知覺/統整測驗特殊的視知覺缺陷其他會診診斷﹝決定是否接受特殊教育﹞核心小組人員包括父母、本人、教師、測驗人員、社會工作者。通知IEP會議IEP會議人員應包括父母、教師、測驗人員、學生本人、社會工作者、學校行政人員及其他有關人員。特殊教育服務的項目教育安置通知學校有關的單位關於IEP的執行計畫。如:教務處、特殊班、普通班。教育安置資源班/會學校教務處自...
學習策略教學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前知識運用法等。3. 心理歷程學習策略心理歷程係指人類的心智能力或腦功能,主張心理歷程包含注意力、知覺作用、記憶力、符號能力和概念化能力。低成就學生的學習問題可能發生在不同層次的心理歷程或心智能力的發展缺陷或發展遲緩上。因此教師對這類型的低成就學生可以實施心理歷程的學習策略教學,特別是有關注意力策略訓練和記憶力策略訓練。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學習策略教學法、注意力、記憶力英文關鍵字: Teaching Learning Strategies、Attention、Memory 參考資料楊坤堂著。學習障礙教材教法,中華民國...
認知類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定義   所謂認知類型(或「認知風格」)(cognitive style),是指個人在面對問題情境時,經由知覺、記憶、思維等內在心理活動從而處理與組織訊息時,在行為上所表現的一種習慣性特徵。認知類型所指者是外顯行為。分為場獨立型及場依賴型。 內容   在實驗心理學上,對認知類型研究貢獻最大的是美國心理學家魏特金(Witkin,1975,1977)。魏特金最初的研究,乃是起於軍事上的需要。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飛機駕駛員常因在雲霧中機身翻滾而喪失方向感,因而造成失事。為減...
成長團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長。Trotzer(1977)認為,成長團體組織的目的,是經由團體過程協助心理健康的人變得更敏感、知覺,完全發揮功能和自我實現。成員被假定要對自己負責,並有能力處理曖昧情境和緊張的人際關係。 團體過程成長團體的發展過程沒有固定的模式與步驟,每個團體的過程都不盡相同,因此各家各派根據其理論及經驗都提出了團體進行方向,雖然名詞不大相同,但仍有脈絡可循。吳典武(1976)提出團體進行的四階段:1.參與階段2.轉換階段3.工作階段4.結束階段。Trotzer(1977)認為,團體進行過程則分為五階段:1.安全與信任階段2.接納...
組織承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三種類型:1.情感性承諾(affective commitment);成員對組織情緒依附獲認同的的知覺;2.持續性承諾(continuous cooitment):成員知覺到成本與離職的密切關係,不會輕言離職;3.規範性承諾(normative commitment):成員對於組織義務的知覺。這三種組織承諾的類型,包括了組織成員對於特定組織的認同、留職、和忠誠的態度。因此,...
課程評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評鑑(curriculum evaluaction)所謂「課程評鑑」,係指評鑑在課程領域之應用,換言之,「課程評鑑」就是指教育評鑑人員蒐集有關課程的資料,用以判斷課程的優劣價值。就「課程評鑑」的範圍而言,除了應就「理念的課程」、「正式的課程」、「知覺的課程」、「運作的課程」與「經驗的課程」等五個課程層次,指出其缺陷或困難所在,俾便作成行動之決定之外,也應指出學生因素之外的課程發展規畫過程、課程本身、課程實施、課程效果等內容因素及範圍項目之價值優劣。目錄1 (一)課程評鑑的途徑2 (二)課程評鑑的人員角色3 (三)課程...
家政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覺醒或較恒久性的承諾;它既是一種認知表現,也是一種情感表現。「關懷」涉入個人對自己、他人及自然的知覺、感受、思維、表現與行為舉止,期能建立彼此間的和諧關係。Beck(1994)認為,「關懷」是一兼具倫理性與實用性的概念,幾乎沒有人能拒絕它,並且絕大多數的人都相信自己在實踐它。「關懷」的目的有二:促進人的發展反映人的需求。關懷某人,就得知道他是誰,他的能力、需求與限制,以及那些對他的成長有助益。換言之,關懷某人,基本上是要瞭解他,滿足其需求,並協助其成長與自我實現。就如同Hooft(1995)所強調的,「關懷」將自我表...
教學效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變學生的學習的信念,是將學生的成敗歸於外在因素,指的是教師克服外在環境的負面影響、各服學生差異的能力知覺,因此也可稱之為「抗衡性教學校能」。另外,「效果預期」則是指教師對本身引導學生正面改變的能力評估,即吉柏森與殿伯所謂的「個人教學效能」,指的是教師盡心教學,對自身專業能力、教學能力的知覺,因此,也可將之稱為「內控性教學效能」。而有關教學效能理念的建構,一般都以班杜拉有關「自我效能」(self-sfficacy)的構念為基礎。國內有關教學效能的研究...
性向測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向測驗是用來測量個體在一般或特定領域的潛在能力的標準化測驗,有三種類型:第一,普通性向測驗用來測量個體在一般領域的語文、數理、空間知覺、抽象思考等認知能力,非常接近一般所謂的智力測驗。第二,特殊性向測驗通常針對某一種特定領域的潛在能力進行測量,如機械性向測驗、美術性向測驗、音樂性向測驗等。第三,多元性向測驗同時評量多個特定領域的潛在能力。在學校教育與生涯輔導中,常用來評估學習潛能;在人力資源管理當中也經常作為甄選取才的評估工具。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