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6.889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樂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論語〕中有「智樂水」之句,智為什麼喜好流水的意象呢?〔韓詩外傳.卷三〕中有這樣的解釋:水總是依著地表的紋理而流,不會遺漏任何小縫隙,這就像智鉅細靡遺地體察事物道理;其次,水總是往低處流,這就像有禮自我謙下的態度;水流向深處時毫不延遲,就好像勇的一往直前;遇到堤防阻滯,水仍然清澈,就像知命的人面對人生困境時,心思依舊保持清明;水流過各種險要地勢,到達遠方,終於成為長江大海,而不會乾涸消失,這就像是有德的堅持有恆而獲得最後成功。水有這麼多道德象徵的意義,所以智喜愛水。〔詩經.泮水篇〕說:「喜愛泮宮的水,在水邊採集蓴菜;魯侯來到,在泮上飲酒賞心。」就是形容喜愛水的情形。泮水在泮宮...
得人昌,失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人心的必能光大興盛,失去人心的必致滅亡。唐.楊烱〈唐右將軍魏哲神道碑〉:「爰清尉候,載澄疆埸,得人昌,失人亡。」
電子接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一般氧化還原之化學或生化反應過程中,接受電子的物質稱為電子接受。如:NAD++2H++2e- NADH+H+,其中NAD+為電子接受。(T. D. Brock et al. (ed.),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 7th ed,1994)
好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喜歡管閒事、多事的人。《紅樓夢》第五一回:「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竟故意弄出這古蹟來以愚人。」
2.有某種愛好的人。《聊齋志異.卷四.促織》:「村中少年好事,馴養一蟲,自名『蠏殼青』。」
3.熱心助人的人。晉.皇甫謐《高士傳.卷中.向長》:「貧無資食,好事更饋焉,受之,取足而反其餘。」
為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能高的人可以為師。常用來讚譽他人能力出眾可為眾人的領導。如:「登山的技術屬你最棒,能為師,明日爬山就由你帶隊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跳舞的人。如:「只見會場中,歌聲曼妙,舞婆娑。」
知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知足富是說知足的人常自覺有餘,無匱乏之感,是真正的富足。語見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老子認為富裕與貧窮固然在客觀是兩種相反的經濟情況,同時也是主觀的心理感受,貧與富並沒有絕對的標準,都是在比較之下的判斷:和比自己多的人相比,就顯得自己所有的少;和比自己少的人相比,自己就多了。所謂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小康之家比起億萬富豪就覺得自己貧,不過和一無所有的人比就算是富。人常常貪心不足,有了還想要更多。欲壑難填的人永遠無法滿足,因為「多」並沒有一定的數量,只要心理上老覺得還「不夠」,永遠就是不足。相對地容易知足的人即使簞食瓢飲,也能自得其樂,心理上也就總是富足。「知足」、「知止」(參見「知足不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紀較大或輩分較高的人。《孟子.告子下》:「徐行後長謂之弟,疾行先長之不弟。」《文選.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雖罷駑,亦嘗側聞長之遺風矣。」
2.顯貴的人。《史記.卷五六.陳丞相世家》:「家乃負郭窮巷,以弊席為門,然門外多長車轍。」《文選.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及吳諸顧陸舊族長,世有高位,當報漢德,顯祖揚名。」
3.言行仁厚或有學問、德行的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陳嬰,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文選.任昉.王文憲集序》:「室無姬姜,門多長。」
受益付費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用於稅制設計時,根據受益付費原則,一個真正公平的稅制為每一個納稅人之納稅額須相當於其得自公共部門服務效益,也就是須與納稅人公共服務的需求成正比,最常見的應用實例為:過橋費、道路使用費、垃報處理費等;台北市向自來水用收取附加費,用以補貼水源保護區居民之自然保育作為,亦為受益付費原則之應用。
  其次,受益付費原則亦可應用於污染防治政策之制定,也就是污染所造成的社會成本應由污染的受益負擔,污染的受益包括污染與污染生產產品的消費,因此根據此原則,消費亦有負擔污染防治成本之責任。若污染防治的對象為當前的污染,則受益付費原則與污染付費原則是完全相同,但若污染防治...
幸於始怠於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諺語)比喻在事物的起頭興致勃勃,但卻不能有恆的堅持到底。《紅樓夢》第五六回:「眾婆子去後,探春問寶釵如何。寶釵笑答道:『幸於始怠於終,繕其辭嗜其利。』探春聽了,點頭稱贊,便向冊上指幾個來,與他三人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