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0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歌。最著名的詩作有《子夜四時歌》、《襄陽蹋銅蹄》、《江南上雲樂》、《江南弄》等。由於他對詩歌的熱忱和作為帝王的特殊身分,梁代詩歌的演變開始有了向詞發展的苗頭。 詞的賞析宋詞欣賞談詞說愛 (Flirq 交友部落格)
大義滅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於是石厚就跟隨著州吁到陳國。這時石碏暗中派人告訴陳桓公:「衛國領土狹小,而我已經年老了,不能有所作為。州吁和石厚就是殺了我國國君的人,請你們趁這個機會處置他們。」陳國人就把他們抓起來,請衛國人親自來處置二人。衛國派右宰醜在濮縣把州吁殺了。至於石厚,大家認為因為是石碏的兒子,應該從寬處理,殺了首惡州吁就夠了,但是石碏不認同這樣的看法。他認為州吁做的許多壞事,石厚也都有參與籌畫,不能不嚴懲,所以就派他的家臣獳(ㄋㄡˋ)羊肩到陳國殺死了石厚。石碏這種為了國家大義,而犧牲父子私情的做法,深受後人所敬佩和讚揚。後來原文中的「大義滅親」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為了維護公理正義,不徇私情,滅了犯罪的親人,...
一竅不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呂氏春秋.貴直論.過理》亡國之主一貫,天時雖異,其事雖殊,所以亡同者,樂不適也。樂不適則不可以存。糟丘酒池,肉圃為格,雕柱而桔諸侯,不適也。刑鬼侯之女而取其環,截涉者脛而視其髓,殺梅伯而遺文王其醢,不適也。文王貌受,以告諸侯。作為琁室,築為頃宮,剖孕婦而觀其化,殺比干1>而視其心,不適2>也。孔子3>聞之曰:「其竅4>通,則比干不死矣。」夏、商之所以亡也。 〔注解〕 (1) 比干:商朝人,生卒年不詳。商王紂的叔父,與微子、箕子稱殷之三仁。因諫紂不聽而被殺。 (2) 不適:不合乎義理。 (3) 孔子:孔丘(西元前551∼前)479,字仲尼,春秋魯人。生有聖德,學無常師,相傳曾問禮於老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客人以酒回敬主人。如:「酬酢」。《詩經.大雅.行葦》:「或獻或酢,洗爵奠斝。」
2.應答。宋.陸游〈書感〉詩:「對客輒坐睡,有問莫能酢。」
用酒發酵或以米、麥、高粱等釀製而成的酸味液體。《說文解字.酉部》:「酢,醶也。」《隋書.卷七四.酷吏傳.崔弘度傳》:「寧飲三升酢,不見崔弘度。寧茹三升艾,不逢屈突蓋。」《新唐書.卷八六.薛舉傳》:「取富人倒縣,以酢注鼻,或杙其隱,以求財。」
酸的。北周.庾信〈小園賦〉:「棗酸梨酢,桃榹李薁。」元.王禎《農書.梅杏》:「杏類梅者,味酢;類桃者,味甘。」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是心非」這句成語當源自晉代葛洪的《抱朴子》。此書為道家典籍,分內外兩篇,〈黃白〉所記載為有關道家的「黃白術」。道家為求長生不死而有各種煉丹方術,「黃白術」是將賤金屬鉛、錫等冶煉成貴金屬黃金、白銀的技術,據說將金銀再製成器皿作為餐具,食用日久可以延年益壽。而欲習此術者,必須身骨清潔、資質聰慧,再配以師傳的口訣。故事中的程偉想學的就是這種方術,但屢試不成。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只用少許的藥與水銀共同煎煮,一下子就煉出了白銀。程偉想盡辦法討好妻子,要她傳授祕方,但因為她認為程偉的資質不適學習此術,所以嚴加拒絕。程偉便起了歹心,準備以暴力使她屈服。其妻得知後告誡他說:「道術只能傳授給合適的對象,遇...
對酒當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面對著酒應當高歌。語出漢.曹操〈短歌行〉:「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原用以感嘆人生苦短,要及時有所作為。後亦指應當及時行樂。宋.郭應祥〈減字木蘭花.棲鸞高士〉詞:「棲鸞高士,文采風流誰得似。年德雖高,對酒當歌氣尚豪。」《鏡花緣》第七八回:「遊玩一事既已結過,此刻是對酒當歌,我們也該行個酒令,多飲兩杯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有所作為、開始做。如:「大家肯合作,動起來就快了!」、「動工」、「動身」。
捲土重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詩首句即開門見山地點出,勝敗乃兵家常事,能忍辱負重的才是「男兒」,所以,項羽這樣一遭遇失敗便以死作為了斷,根本是一種怯懦的行為。其實他所率領的一批江東子弟,其中不乏才俊,若是能重振旗鼓,誰勝誰敗都還說不定呢!可惜的是項羽偏偏選擇了以死逃避,斷送了一切的可能。後來「捲土重來」這個成語,就從「卷土重來未可知」這一詩句摘錄而成,用來比喻事情失敗後,重新整頓,再次來過。亦用於比喻恢復舊有的局面、局勢。出現「捲土重來」的書證如《明史.卷二七九.吳貞毓列傳》:「章下廷議,李定國等言:『行人議是。但前途尚寬,暫移蹕,捲土重來,再圖恢復,未晚也。』乃扈王入緬甸。」
馬首是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作戰時,士兵依主將的馬頭決定前進的方向。比喻一切進退完全聽從他人指揮。語本《左傳.襄公十四年》。[例]今後一切作為,唯君馬首是瞻。
國色天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文宗時,程修己因為擅長畫畫應詔進宮。當時恰好是春末時節,文宗和楊妃在內殿觀賞牡丹花。由於文宗相當喜愛詩,就問程修己說:「現在京城裡傳唱的牡丹詩誰的最好?」程修己回答是中書舍人李正封的〈牡丹〉詩:「天香夜染衣,國色朝酣酒。」兩句最好。李正封的詩中用「天香」形容牡丹花的香味就像天上傳來的,以「國色」比喻牡丹花色,如喝醉酒時雙頰飛紅的嬌豔情態。後人就以「國色天香」作為牡丹的別稱。後來「國色天香」這句成語可能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形容牡丹花濃郁的香味和嬌豔的姿態。後亦用以形容容貌美麗、姿態曼妙的女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