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漢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以記錄漢語的傳統文字。形聲字占絕大多數。歷代發展出甲骨文、金文、篆書、隸書、草書、書等多種字體。除記錄語言的功能外,漢字的藝術性高。三千餘年歷史中,對日本、韓國、越南諸國語文曾產生極深遠的影響。也稱為「中國字」、「中國文字」。
阮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人先生傳〉皆見於此。 評價《三國志˙阮籍傳》:「瑀子籍,才藻豔逸,而倜儻放蕩,行己寡欲,以周莊為模,官至步兵校尉。」《文心雕龍》:「正始明道,詩雜仙心。何晏之徒,率多浮淺。惟嵇志清峻,阮旨遙深,故能標焉。」說明了阮籍和嵇康是為正始文學的兩 位代表性詩人。《鍾嶸《詩品》置阮籍詩於上品,評曰:「詠懷之作,可以陶性靈、發幽思。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洋洋乎會於風雅,使人忘其鄙近,自致遠大。頗多感慨之詞。厥旨淵放,歸趣難求。」參考資料:錢念孫《中國文學史》、維基百科
落魄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情疏狂,不受拘束。明.韓昂《圖繪寶鑒續編.皇明》:「明杜君澤,號小痴,姑蘇人。善書,工山水,嗜酒。流寓高郵,落魄不羈,以酒卒。」也作「拓落不羈」、「落拓不羈」。
頰上添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晉代畫家顧愷之畫裴像時,在頰上添上毫毛,觀者更覺生動活潑的故事。典出《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顧愷之》。後來比喻文章一經點綴或潤飾,則更為生動傳神。如:「拙作荷承點飾,頰上添毫,倍增光彩。」
行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體名。筆勢和字形介於書與草書之間,比草書端莊,近於書,但筆勢較流暢活潑。書體自由,講究點畫、結構和墨色的變化。也稱為「連真」。
目不知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會讀書寫文章。《舊唐書.卷二○.哀帝本紀》:「目不知書,手僅能執筆,其文羅袞作也。」《明史.卷二一七.列傳.吳道南》:「吳江舉人沈同和者,副都御史季文子,目不知書。」
不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相同、不一致。如:「這件事該怎麼做,大夥意見不一。」《後漢書.卷三○下.郎顗襄列傳.郎顗》:「夫龍形狀不一,小大無常,故《周易》況之大人,帝王以為符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諧讔》:「夫心險如山,口壅若川,怨怒之情不一,歡謔之言無方。」
宋四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分寧(今修水)人。為北宋著名詩人,開創江西詩派,著有《山谷集》行世;又以精於書法著稱,善行、草書,法亦自成一家。據稱其書初學周越,後轉學王獻之、張旭、懷素、顏真卿等人。縱橫奇倔,波瀾老成是黃氏書法特徵,與傳統規範大相徑庭。 米芾米芾(1051~1107),初名黻,字元章,號海嶽外史、襄陽漫士。因為好潔成癖、行事率性、狂放,人們也稱他為「米顛」。米芾善作書畫,也精於鑑賞。他的書法在剛健端莊中,流露出婀娜流麗的姿態,與蔡襄、蘇軾、及黃庭堅等三名北宋書家並稱「宋四家」,對後人影響很大。
聲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應聲援助。《周書.卷一七.若干惠傳》:「朝議欲收輯河南,令惠以本官鎮魯陽,以為聲援。」《三國演義》第三二回:「可發檄使武安長尹屯毛城,通上黨運糧道;令沮授之子沮鵠守邯鄲,遙為聲援。」
波特萊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 S. Eliot, 1888-1965)不就這樣說過:「(波特萊爾)乃現代及所有國家最偉大的詩人模」。似乎每個人都準備將波特萊爾作為自己信仰的代言人。詩人波特萊爾最大的成就在於將本身就已經相當講求抑揚頓挫、悅耳動聽的法文,提昇到可品、可味、可嗅、可觀、可吟、可唱、可聽的綜藝美感經驗裡。他的一生時時刻刻都在冶煉文字。「他說話時斟詞酌句,極小心地挑選每個字眼,並且以特殊的姿態念出某些詞來,似乎要在這些詞的下方打上個重點符號,給予它們一種神祕的涵義。他的嗓音中似乎帶有斜體字和大寫字母。」(戈蒂耶,《回憶波特萊爾》)波特萊...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