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融合教育重要理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下說明實施融合教育四項重要理念:目錄1 一、零拒絕2 二、最少限制環境3 三、適性教育4 四、專業團隊合作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一、零拒絕零拒絕意指特殊兒與普通幼兒一般,享有相同與平等受教權,任一教育機構皆不可一任何理由,拒絕特殊學童入學就讀。教育部於1997年教育施政分針中訂定六年長期目標,期望學前教育機構落實零拒絕。 二、最少限制環境為符合特殊兒童
遠來和尚會念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外來人較受重視、歡迎。如:「老闆抱著遠來和尚會念經心態,高薪聘請外國顧問,反忽略了基層人員。」也作「遠來和尚好看經」。
海洋內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海洋內涵「海洋」英文通常使用「ocean」與「marine」。「ocean」主要有三種意涵:第一、涵蓋大部分地球表面或環繞在陸地連續鹽分水體;第二、地理上被區隔開來水體範圍;第三、很大面積海。故「ocean」一詞通常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作後附比較副詞,與一般、一樣同義。《紅樓夢》第六四回:「只見二姐笑著,沒事人似。」
教育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目是教育活動預定理想,決定教育發展歸趨,影響教育內容選擇,是評鑑教育效果依據,使教育成為有意義、有方向活動。  中國歷代教育目以培養治者和有德有用大眾為目。現在則見於政府所頒教育宗旨,如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清政府首次頒布教育宗旨,宣示以「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五項為教育目。民國十八年(1929)國民政府明令公布中華民國教育宗旨為:「中華民國之教育,根據三民主義,以充實人民生活、扶植社會生存、發展國民生計、延續民族生命為目;務期民族獨立、民權普遍、民生發展,以促進世界大同。」此宗旨至今仍是我國教育最高指導方針。  教育目受哲學思想影響,也隨社...
認知學派教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心理學派無論是早期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近期發展理論(developmental theories)或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均強調個體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之上。個體將新刺激予以解釋,尋求意義,而與舊經驗結合成一新內在知識表徵。此一學派指出,學習者在教室中除了表現可觀察學習活動外,亦積極進行目標導向知識整合工作,他們經由模仿專家,與他人討論,也應用適當學習策略以監控知識完型建構。認知學派強調有意義學習、探索式教學(inquiry teaching)、學習策略教導等;此外,各學科領域特殊教學策略亦是認知教學研究重心。
  ...
  經濟福利衡量(measure of economic welfare,簡稱MEW)是針對GNP無法表達國民經濟福利各種缺點所提出修正指標,Nordhaus and Tobin(1972)提出以先進國家經驗,針對GNP缺點重新估算福利指標,發現此指標比GNP大了數倍,但其成長率則較小。
  由於GNP只衡量人們經濟活動成果,而非經濟活動諸如家庭倫理、社會道德、政治民主與治安等無法反應在GNP上。且就經濟活動而言,GNP也未考量經濟安定與經濟公平等層面,其他如GNP無法反應所得分配、未計入地下經濟活動、未上市生產成果、忽略休閒價值、未扣除外部成本與負產品、未能辨識產品性質與...
同儕團體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個體成長過程當中,一方面受到成人世界影響,一方面也受到本身生活世界影響;前者始於家庭,後者則以同儕團體為主。隨著年齡增長,同儕團體影響力會愈來愈明顯。
  孩提時期,同儕團體即提供了學習如何與人相處,如何控制社會行為、如何發展個人志趣、如何分享共同情感等機會。到了青少年期,同儕團體更有其獨特重要性。因為青少年已不再是兒童,但也不完全是成人,生活世界日益擴大,待在家裡時間愈來愈少,甚至還與家人充滿了獨立情緒衝突及文化價值對立。此時同儕團體可提供慰藉、支持與了解,助其認識問題、發現自我、確定目標,點燃未來希望。當然,此一階段同性交往與異性關係,更是日後成人社會生...
維果斯基社會歷史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內容說明3 關鍵字4 參考書目 定義維果斯基社會歷史論強調,人類高層次心智發展源自歷史文化傳承及個人社會經驗。其論點堪為教育理論基礎者有二:(1)符號化(symbolization)與認知同步發展;(2)...
〔教育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佛大學教授謝弗勒(Israel Scheffler, 1923~ )是促使二十世紀教育哲學開花結果領導者之一,其著作〔教育語言〕一書最受推崇,且公認為教育哲學研究里程碑。
  〔教育語言〕在風格上,有強烈日常語言分析學派味道;在方法上,深受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後期哲學,以及司蒂文生(C.L. Stevenson, 1908~1979)語言哲學影響。其最可貴地方,是一反過去教育哲學研究者,以介紹既有教育思想家之理論為滿足作風,提出一套分析教育現象方法。〔教育語言〕指導如何從大眾、教育工作者及教育學術研究人員...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