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9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13.8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實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實徵」一詞是從英文字(positive)翻譯而來,此英文字為形容詞式,但在英文中也可做名詞用。中文名詞與形容詞無詞式之別,除非必要,「」字可省略。英文中以此字做名詞用者,如在數學中譯為「正量」或「正數」;在電力中譯為「正極」或「陽極」;在攝影中譯為「正片」,即是其例。此字在英文中比名詞「確實性」(positivity)應用更廣。
  「實徵」意義,在邏輯中有證實和判斷之意,和「相反」或「否定」(negative)相對;用作名詞時,意為「切合」(inherent)。在哲學中指對時間、空間或現象觀察,可經科學驗證,和出自想像或思辨不同。在表示意見時,則為 「確定」、「肯定」或...
音樂結構形式;音樂形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音樂用語。一、關於音樂形式有兩種解釋;一為由音樂素材,如音階、音色、和聲、節奏及力度等構成音樂結構形式。這些形式與素材內容有直接關連,不同素材內容有不同形式,如東方和西方音樂,其素材內容不同,所以其形式也不一樣。二、另一種形式是指音樂曲式,它是學習和研究西方音樂作曲法和分析音樂風格基礎。曲式又可分為單獨曲式(Single Forms)和混合曲式(Compond Forms)兩大類。 單獨曲式是一種獨立且自成一體曲式,如二段曲式、三段曲式,這些曲式每一段落主屬音關係都非常分明,例如二段式第一段起於主音,但它結束是在其他音上,所以需要用第二段來引導、解決回到主音。這種...
Don Michael Randel Ed.《The New Harvard Dictionary of Music》1986.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契約主體。如:「簽訂契約時,須書明標物內容。」
權力及權威結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權力與權威概念,是社會學中專門研究領域。雖然學者們說法不一,時有爭執,唯多數社會學家通常都是遵循韋伯(Max Weber)傳統,將權力界定為:任何社會關係之中,某個行動者在有抗力情況下,不論其所憑藉基礎為何,運用其所掌握工具或資源,影響其他行動者,以遂行其本身意志可能性。簡言之,權力是一種「以自己意志影響他人行為可能性」。而發出影響與接受影響之雙方,都公認正當權力,就是權威。所以,任何一種社會關係,如政治從屬關係、親子關係、師生關係等,都存有權力現象,任何一種社會關係,基本上也是成員之間權力關係,只是這種關係若無法提升為權威關係,而始終停留在強迫或強制服從階...
認知學派教學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認知心理學派無論是早期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近期發展理論(developmental theories)或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均強調個體知識是建立在經驗之上。個體將新刺激予以解釋,尋求意義,而與舊經驗結合成一新內在知識表徵。此一學派指出,學習者在教室中除了表現可觀察學習活動外,亦積極進行目標導向知識整合工作,他們經由模仿專家,與他人討論,也應用適當學習策略以監控知識完型建構。認知學派強調有意義學習、探索式教學(inquiry teaching)、學習策略教導等;此外,各學科領域特殊教學策略亦是認知教學研究重心。
  ...
融合教育特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Stainback解釋,融合教育是一種使所有兒童獲得均等教育機會,能於鄰近學校接受教育,並獲得適當支持性服務教育方式。Salisbury認為,融合教育基礎是假設所有幼兒沒有障礙,並能在相同教育方案中接受服務。Ballard更進一步說明融合教育是沒有歧視情境,對學生障礙、文化背景、性別、智商、肢體...
〔教育語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哈佛大學教授謝弗勒(Israel Scheffler, 1923~ )是促使二十世紀教育哲學開花結果領導者之一,其著作〔教育語言〕一書最受推崇,且公認為教育哲學研究里程碑。
  〔教育語言〕在風格上,有強烈日常語言分析學派味道;在方法上,深受維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1889~1951)後期哲學,以及司蒂文生(C.L. Stevenson, 1908~1979)語言哲學影響。其最可貴地方,是一反過去教育哲學研究者,以介紹既有教育思想家之理論為滿足作風,提出一套分析教育現象方法。〔教育語言〕指導如何從大眾、教育工作者及教育學術研究人員...
學校與社區關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與社區關係非常密切。學校是社區中最主要教育機構,是社區結構一部分,學校措施必須配合社區目標。社區發展目標依賴學校教育才能實現,而學校教育亦須仰賴社區配合始能順利進行,兩者相輔相成,密不可分。
  從學校方面說,學校教育應重視學生社區背景。如因都市社區、農村社區、工業社區、漁村社區等性質不同,學生教育重點與方式也應有別。其次,學校應充分運用社區資源,如:社區演變資料可作為歷史教育或社會科教學之參考,並與社區其他機構密切聯繫配合,如衛生保健機構、文化中心、政府機構、工商團體、宗教團體及圖書館、博物館、科學館、美術館、社會教育館等。此外,學校應以社區全體居民為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果然、真。元.關漢卿《魯齋郎》第三折:「父南子北各分離,端是苦!苦!」《蕩寇志》第一回:「那女子卻伶俐,又自己習得一手好弓箭,端百發百中。」
2.究竟、詳情。《京本通俗小說.錯斬崔寧》:「小人在京,並沒見有此事,想是官人戲謔之言。夫人到京便知端,休得憂慮。」《兒女英雄傳》第七回:「到這月色燈光之上,問你個端。說著,自己先走進了廚房。」也作「端底」。
杜威學校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杜威學校教育計畫,是指美國當代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在一八九六年建立實驗學校(laboratory school)中教育活動,及一八九九年出版〔學校與社會〕(The School and Society)一書理念。杜威認為學校是社會雛形,最能反映社會中種種生活;學校也應該是一種動力,藉由此種動力能夠創造出更有價值、更美麗及更和諧社會。杜威所提出學校教育計畫,與前人最大不同,是將學校生活與社會生活融為一體,學校不再孤立於社會之外。我國教育學者徐宗林認為,杜威對學校概念受社會學家影響。杜威認為:(1)學校為一社會組織;(2)學校主要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