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98.906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九刺鮨(網九刺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Cephalopholis boenak (Bloch, 1790)
主上頜骨僅略超越皀眼睛後緣;胸鰭等於或略長於眼後頭長。尾鰭後緣圓形。體黑褐色,有8條暗色橫帶,鰓蓋上角有1黑斑。長可達20公分。C. pachycentron乃本種之異名。
珊瑚礁或岩礁之淺水域,多以手釣捕獲。
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鱸形目(Order Perc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鱸亞目(Suborder Percoidei)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鮨科(Family Serranidae),Seabasses
鱸上科(Superfamily Percoidea)
二斑叉苔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分佈中海拔地區,雄蟲前翅具有紅色條且其前翅具有兩黑斑,但其雌蟲僅具有一黑斑。
紅暈散夜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種前翅長約 11mm,雄蟲觸角中段稍膨大,雌蟲者絲狀;頭部與體軀褐色;前翅稍狹長,頂角與外緣中段突出,底色褐色,前中線白色呈圓弧形向外彎,外襯粉紅暈,前緣中段具有一大型深褐色三角斑,後中線粉紅色於中段向外微彎,於近內緣向內彎,各翅脈間線段微向內凹;後翅褐色,外緣近中段向內稍凹陷。外觀近似散夜蛾(Callopistria juventina),然該種之前翅粉紅帶暈較明顯而後中線較為平滑而可做初步之辨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型著生蘭。植物體高可達100 cm以上,單軸;莖圓柱形。葉二列互生,硬革質,帶狀或線狀長橢圓形。花莖腋生,常具分枝。總狀花序至圓錐花序。花徑約3 cm;花被黃白色,上具許多紅褐色的塊狀斑點,厚肉質。

波灰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小型灰蝶。有雌雄二型性。軀體背側黑褐色,腹側灰白色或白色。前翅外緣、前緣弧形。後翅無尾突。雄蝶翅背面暗灰紫色;雌蝶常有小片藍色。翅腹面底色灰褐色,前、後翅中央及亞基部各有一組兩側鑲白線之帶列,中室端也有類似短條。前、後翅亞外緣均有暗色及重白線組成之帶。CuA1室有黑斑、橙色弦月及銀色形成之眼狀斑。臀區有黑斑、橙色及銀色。緣毛淺褐色。
花點魟或豹土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Himantura uarnak (Forsskål, 1775)
體盤菱形,由於成魚體盤寬度大幅增加,故體型與幼魚稍有差異。成體之體盤寬可達150公分,屬大型魟類。體盤寬大於體盤長,體盤長為體盤寬之82~94%;吻長為體盤寬之17~22%;兩眼間隔為體盤寬之11~12%;噴水孔間隔為體盤寬之15~19%;吻端至尾棘之距離為體盤寬之108~119%;口裂寬為體盤寬之7~9%;口內具4枚乳頭狀突起。第一鰓裂至第四鰓裂約等長,為體盤寬之2~3%;第五鰓裂則稍短,為體盤寬之1.5~2%;第一鰓裂內緣間距為體盤寬之9~12%;尾長超過體長之3倍,為體盤寬之2.5倍以上。體背顏色隨著成長而有所變化,幼魚呈白色且佈滿黑點,稍長則變為灰色且佈滿黑點,至成魚又變為淡褐色,而黑...
紅海、非洲東岸、南岸、印度洋、南海、太平洋西岸、澳洲、玻里尼西亞等溫、熱帶海域均有分布,台灣地區東北部及西南部海域有其蹤跡。
底棲性,屬大型種類,成魚體盤寬可超過150公分。
一般由底拖網漁獲,魚肉可供食用。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軟骨魚綱(Class Chondrichthyes),Cartilaginous Fishes
有頜首綱(Superclass Gnathostomata)
板鰓亞綱(Subclass Elasmobranchii)
鰩目(Order Rajiformes)
燕魟亞目(Suborder Myliobatoidei)
魟科或土魟科(Family Dasyatidae),Stingrays
桔臀粉介殼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成蟲扁平,體橢圓形,蟲體背面稍向上隆起。活蟲體背面呈汙黃色。體表外被白色蠟粉。體側具18對短毛,毛上附有白色蠟粉,尾端之一對比他對稍長。
蝦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Aeoliscus strigatus (Günther, 1861)
位於尾端正後方之鰭為第一背鰭(或硬背鰭),其中之第一硬棘為可動性,第二背鰭(或軟背鰭)及尾鰭位於第一背鰭之腹面;體較細長(體長為體高之8.4倍);體側有一條黑色縱帶;體長約15公分。
日本相模灣以南之印度太平洋區。
棲息於內灣或沿岸珊瑚礁區,呈倒立式游泳。有時魚群也能行一般之水平游泳;以細長吻管吸食浮游性甲殼類。
為飼養於水族箱之觀賞魚種。
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
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
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
硬骨魚類(首網)總論
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
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
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
刺魚目(Order Gasterosteiformes)
棘鰭魚首目(Superorder Acanthomorpha)
海龍亞目(Suborder Syngnathoidei)
管口魚下目(Infraorder Aulostomidia)
鱸形系(Series Percomorpha)
蝦魚科(Family Centriscidae),Shrimpfishes
蝦魚上科(Superfamily Centriscoidea)
細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雌蟲複眼上黑下綠。合胸前方黑綠相間,其餘為綠色。腹部背面黑色,腹面綠色,第8節全藍,第9節腹面藍色,藍色區域形成『L』字形。雌蟲未熟時為磚紅色,隨著時間逐漸成熟,而轉變為淡褐色。成熟的雌蟲有一型是綠色合胸,而在中胸側縫處有棕色線條,另一型則與雄蟲類似。
雙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指型。包括兩個馬蹄形線及兩個類似三角洲的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