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8.6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口是心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口是心非」這句成語當源自晉代葛洪的《抱朴子》。此書為道家典籍,分內外兩篇,〈黃白〉所記載為有關道家的「黃白術」。道家為求長生不死而有各種煉丹方術,「黃白術」是將賤金屬鉛、錫等煉成貴金屬黃金、白銀的技術,據說將金銀再製成器皿作為餐具,食用日久可以延年益壽。而欲習此術者,必須身骨清潔、資質聰慧,再配以師傳的口訣。故事中的程偉想學的就是這種方術,但屢試不成。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只用少許的藥與水銀共同煎煮,一下子就煉出了白銀。程偉想盡辦法討好妻子,要她傳授祕方,但因為她認為程偉的資質不適學習此術,所以嚴加拒絕。程偉便起了歹心,準備以暴力使她屈服。其妻得知後告誡他說:「道術只能傳授給合適的對象,遇...
赫爾巴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合。赫爾巴特繼承康德道德哲學的「善意說」,以人的動機為考慮對象。在教育上的內涵而言,為他律(管理、陶)到自律。→符合「倫理學」。教材安排:教師給學生的教材應該容易瞭解,且教師所提示給學生的材料或經驗,必須前後銜接,也須重視系統,連貫及活動的特性。課程安排上,也要配合多方面興趣,教學上往「專精」與「廣博」兩方面發展。→符合「心理學」。 教學法赫爾巴特提出四段教學法,對歐洲十九世紀後期的教學法影響甚鉅,但由與用語並非十分明確,故其門生加以改進,變成「五段教學法」並組成「赫爾巴特學派」,使赫爾巴特的思想能繼續存留下來。 四段...
坐井觀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朱子語類.卷二九.論語.公長》:「若異端邪說,釋老之學,莫不自成一家,此最害義。如坐井觀天,彼自以為所見之盡。」
生命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罩人生整體及其全部歷程,以幫助學生探索和反思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找出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定位,並內化陶其人格情操,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並能貢獻所學回饋社會,造福更多的生命。是一種關於人之所以為人的意義、理想與實踐的教育。二、注重人際相處及尊重別人的價值性活動生命教育應重視人我的關係,因為人的生存是依靠他人而生存,不可能獨自存活,單一存在。所以生命教育是要培養學生對事情的洞察力與待人接物的智慧,激發學生對生命的熱情,並在別人需要上付出愛的關懷與行動,學習個人所作所為與別人和團體之間的關聯,尊重他人的生命,並且能夠與他...
窈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妖的樣子。《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曹世叔妻》:「入則亂髮壞形,出則窈窕作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為什麼。如:「何必」、「何不」、「何樂不為」。《論語.先進》:「夫子何哂由也?」《孟子.滕文公上》:「且許子何不為陶?」
永恆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永恆主義的思想所主導。(Allan C.Ornstein,2004)  永恆主義教育哲學注重心靈之陶與訓練,認為人天生具有認知的能力,不僅與其他動物有著程度上的差異,在種類上亦截然不同,而且唯有人類才擁有高超的智性。由於人類天賦地具有智慧,故能區分善惡,辨別美醜;又由於人有智慧,故有自由,可作善惡之選擇。教育應發展人的理性,藉著智能的訓練以了解宇宙的真理,強調教育的功能在任何時代與社會也都是一樣的,那就是「使人成為人」。 教育主張人是具有理性的動物。人的本質有共通性,每位學生都應接受相同的教育。知識有共通性,所以每位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代一定群體中的不同個體本身。如:「各自」。《論語.公長》:「盍各言爾志?」
斐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有文采的樣子。《論語.公長》:「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文選.賈誼.過秦論》:「天下之士,斐然鄉風。」
橐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煉時用來鼓風吹火的裝置。現在稱為「風箱」。《老子》第五章:「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