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390.6211 ms
共 249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社會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群體為滿足基本需要或特定目的所建立的有系統、有組織、被認可,以及持續維繫的行為模式,包括政治、法律、經濟、家庭、教育制度等。
|
代議制政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議制政體又稱議會政體,或代議民主,為一間接民主制;即由公民選出代表,組織議會,代表人民行使立法權及監督政府的政治制度。
由於現代多數國家領土廣、人口眾,難以實施公民直接行使立法權之直接民主制,因此,除瑞士五邦外,一般民主國家均採間接的代議制政體。 代議制政體之良窳決定於兩項因素:一為代議士與人民間的關聯是否適當而密切;一為代議機構與代議士的素質。以下就此二方面予以討論。 1.代議士與人民之關係(1)反映說:以盧梭(Jean Jacques Rousseau)為代表之理論家認為,民主國家之議會不應主動創制政策,只能忠實地反映民意。(2)委任說:以柏克(... |
騎士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騎士教育制度或稱武士(knight)教育制度,是一種中世紀歐洲上層及貴族階層的教育形式。「騎士」一詞係來自於法文中的「馬」(cheval),實際上,騎士也可以說是神性與獸性的合一體。
騎士教育制度是逐漸演變而來的,大致始於九世紀後半期及十世紀初期,而在十二世紀十字軍(Crusades)東征時達於高峰,至十六世紀時衰微。騎士的興起與中世紀封建歐洲的戰亂有絕對關係;在封建社會中,為求安全,農民、工人及一般平民乃與當地貴族結合一起,以尋找保護,而貴族必須驍勇善戰,不以識字教育為其要務,而以成為騎士為榮耀。當時社會彌漫著比鬥的習氣,教會在目睹這些日爾曼民族發洩蠻性之餘,提出「上帝的和... |
英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英國十九世紀初等教育制度,在英國初等教育發展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在十九世紀時提供初等教育的機構,主要是各教派所設立的學校,稱為自願學校(voluntary schools);其次是一些慈善機構及個人所進行的相當於初等教育的活動。一八七○年〔初等教育法案〕(Elementary Education Act, 1870)通過,開始了英國國家辦理教育之濫觴,也規範了初等教育的強迫性質。
一八七○年之法案規定,凡是沒有自願學校及任何初等教育提供的地方,均應設立學校董事會(School Boards),及設立董事會學校(Board Schools)。所以在一八七一年即開始出現了董... |
形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形式、構造。漢.王充《論衡.詰術》:「府廷之內,吏舍比屬,吏舍之形制,何殊於宅?」《晉書.卷二五.輿服志》:「皁輪車,駕四牛,形制猶如犢車。」
2.利用地形而加以制服控馭。《史記.卷九七.酈生傳》:「願足下急復進兵,收取滎陽,據敖倉之粟,……以示諸侯,效實形制之勢,則天下知所歸矣。」
|
芬蘭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居在斯坎特納維亞半島南疆的是一群以芬人(Finns)為首的蒙古人後裔,從十一世紀開始,由瑞典傳來基督的教化,十八世紀被俄國所統治。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宣布獨立,依一九一九年七月十七日所制訂的憲法,「千湖之國」成為民主共和國迄今。人口約五百萬(1994),領土面積則有三十三萬八千餘平方公里,為歐洲第六大國,也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唯一捲入戰禍而未被鄰國征服的歐陸國家。一九三九及一九四一年兩度抗禦蘇俄入侵,不屈不撓血抗戰的結果,迫促紅軍陷入叢林與湖泊的泥沼,而維護了芬蘭的獨立。芬蘭人為自由而戰的英勇事蹟,贏得了舉世的欽敬,他們自己卻以之歸功於國民教育的成就。的確,芬蘭的學制有其值得自傲的地方。茲...
|
行政管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於授權體外暴露經由監督公司組織的方法。核准是基於(1)涉及的暴露率,(2)個人身體條件及累積劑量狀態,(3)明確的操作條件。
|
導生制學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導生制學校是英國人貝爾(Andrew Bell, 1753~1832)在當時的殖民地印度所發展出來的教學法;就是以學生來當導生(小老師)。該方法主要見於貝氏所著的〔教育的實驗〕(An Experiment in Education)一書。這套方法與蘭卡斯特(Joseph Lancaster, 1778~1838)的導生制(Monitorial System)有許多相似之處,兩人因此而相爭了很久;但此一方法在完成其階段性的功能之後,也很快的就成過眼雲煙了。
貝爾的導生制是以成績表現較好的為導生,先將這些導生教會,再由導生來教較差的學生。如貝爾曾說:「今天給我二十四名學生,明天我... |
汶萊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汶萊是個產油小國,國家雖小卻富有,因之其境內之教育及衛生醫療服務均免費。汶萊於一九六三年以前仍為英國屬地,一九八四年獨立,全國面積有五、七六五平方公里,人口依一九九五年之統計約有二十七萬人。
汶萊教育措施均依照一九七六年教育委員會(Education Council)之報告而行。該報告書主要重點,依史代衢(C.T. Stege)之整理可歸納為下列數項:第一,將馬來語設定為中、小學之主要教學用語言;第二,提升中、小學生英語使用程度;第三,提供汶萊人民九年之教育:小學六年,中學三年;第四,透過審定共同課程內容,以確立教育之共同標準,免除受教育權之不平等;第五,確保中學教育能普遍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