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公羊傳.定公十二年》:「晉趙鞅取晉陽之甲,以逐荀寅與士吉射。荀寅與士吉射者,曷為者也?側之惡人也。此逐側之惡人。」指清除王身旁的奸臣小人。唐.李商隱〈有感詩〉二首之二:「古有清側,今非乏老成。」
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毛穎傳》的虛構人物。毛穎居中山為蒙恬所擒,獻於秦皇,秦皇封之於管城,後累拜為中書令,與上親狎,上呼之為「中書」。見唐.韓愈《毛穎傳》。後用來指毛筆。宋.蘇軾〈自笑〉詩:「多謝中書,伴我此幽栖。」《幼學瓊林.卷三.宮室類》:「管城子、中書,悉為筆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主管理政治的權力。
歸遺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妻子。把東西留給妻子。《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割之不多,又何廉也?歸遺細,又何仁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賢明愛民的主。《大宋宣和遺事.元集》:「常嘆賢務勤儉,深悲庸主事荒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人稱自己父親。《聊齋志異.卷一.嬌娜》:「家恐交游紛意念,故謝客耳。」《儒林外史》第八回:「家年老,常患肺病,不耐勞煩,兼之兩耳重聽。多承老先生記念。」也稱為「家父」、「家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主之子對其父王的稱呼。《左傳.僖公五年》:「重耳曰:『父之命不校。』」
2.天子,主。《文選.曹植.求自試表》:「昔耿弇不俟光武,亟擊張步,言不以賊遺於父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對神靈的尊稱。《史記.卷二八.封禪書》:「是時上求神,舍之上林中蹄氏觀。」
2.對賢明長官的尊稱。《晉書.卷九○.良吏傳.喬智明傳》:「穎之敗趙王倫也,表智明為殄寇將軍、隆慮、共二󼁚令。二󼁚愛之,號為『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心。中醫上認為凡動皆屬火,宿於心臟之火,為生命力的根源,地位重如主,故稱為「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