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87.404 ms
共 262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摩擦定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般而言 ,摩擦定律指的是庫侖摩擦定律(Coulomb's laws of friction),意即乾摩擦定律(dry friction law)。二物體接觸面乾燥,無任何潤滑劑存在,稱為乾摩擦。由於接觸面粗糙不夠光滑,二物體產生相對運動時,接觸面上會產生阻止運動之力,稱之為摩擦力,其方向恆與運動方向相反。由試驗證明庫侖於1781年歸納出摩擦定律如下:
1.摩擦力於接觸面的大小無關; 2.慢速相對滑動下,動摩擦力與速度無關,動摩擦力較最大靜摩擦力略小; 3.最大摩擦力及動摩擦力與接觸面上正壓力成正比。 二接觸物體產生相對滑行時之摩擦力... |
心神不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思精神無法專注,或顯得不安定。《平妖傳》第五回:「這般繁華去處,怕你們心神不定,惹出什麼是非也。」《紅樓夢》第一六回:「那時賈母正心神不定,在大堂廊下佇立。」也作「心神不寧」。
|
定言令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定言令式是康德(I. Kant, 1724~1804)說明道德主體在展現一項具有道德價值的行動時所應具備的條件;所謂「令式」,即為「命令的形式」。這是由於康德認為人具有感性與理性的生命,感性常常支配理性,使人無法表現善行,甚至違反道德規則,所以道德法則必須以「命令」(或即義務)的方式呈現。此「定言」的概念乃對「假言」(hypothetical)而言;前者指的是一項行動純因本身是道德的而產生,所以行動的產生純粹基於道德的考慮,而無外在的條件,而後者則指行動的產生是有條件的,是因為行動主體的感性慾望而產生,亦即在「因為…所以…」的意念下,才從事道德行為,而在先前條件消失後,也就不產生道德行為了...
|
文化決定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化決定論係指文化體系對人類的生活方式或行為,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十九世紀後期,進化論學派的人類學家,注意到正常的文化成長,有某種文化決定性或文化制約的情形存在。但是當時的觀點並不很清晰。到了二十世紀時,考古學興起,有關文化方面的資料增多,提供了較明顯的文化成長理論公式,從公式中可以看出一個比較後期的文化發展情形,了解到文化決定論理論成立的可能性。 文化決定論的理論重點為: 1.任何一種帶有動機的人類行為,很少能與文化所規範的行為分離,實質上是受文化的影響。2.人類的生活習慣、愛好、風俗等,並非人類先天所具有的,而是受到出生地或長久居住地的影響。3.... |
排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安排妥當。如:「十二月分的節目單已排定。」《三國演義》第一一一回:「姜維令軍士運糧草車仗,至武城山,穿連排定,欲立起寨柵,以為屯兵之計。」
|
鑒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人或事物的辨別評定。
|
平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平穩安定。如:「他激動的情緒漸漸平定下來。」
2.平息動亂。《五代史平話.梁史.卷上》:「黃帝乃依陣布軍,遂殺死炎帝,活捉蚩尤,萬國平定。」《三國演義》第八○回:「王上平定四海,功德昭於天下。」
3.辨治決定。《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宜令三公,廷尉平定律令。」
4.縣名。參見「平定縣」條。
|
決定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哲學上指意志受一定的因果法則支配,不能絕對自由的理論。也稱為「命定論」。
|
定於一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統一天下,共同尊立一個帝王。《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今皇帝并有天下,別黑白而定一尊。」後指學術、思想、道德等方面以最高權威做為唯一的標準。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