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5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71.901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言而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晉書.卷九二.文苑列傳.應貞》:「貽好會,不常厥數。神心所授,不言而喻。於時肆射,弓矢斯具。發彼互的,有酒斯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使同等、一致。如:「齊名」。《文選.古詩十九首.今日良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伸。」唐.杜牧〈阿房宮賦〉:「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以盛款待賓客。泛指供人享用。如:「饗」、「饗客」、「以饗讀者」。《公羊傳.莊公四年》:「夫人姜氏饗齊侯于祝丘。」《史記.卷七.項羽本紀》:「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
近悅遠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唐.李徵古〈廬江集記〉:「當是時,烈祖皇帝猶秉吳政,築大防以壅才俊,張宏網以罟英賢,近悅遠來,雲附影從。」
恍然大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公會於葵邱歲鑄』。」曲阜令就將這件春秋時代的古物獻給裴丞相,好古的裴丞相視之為寶物。有一天,裴丞相設和門生聚會,大家圍著看這件古寶,讚美之聲此起彼落,只有劉蛻認為那不是古寶,而是近代的贗品。裴丞相很不高興,要劉蛻說出理由。劉蛻說:「齊侯小白死後,諡號是「桓公」。他九合諸侯,完成霸業。葵邱之會是第八盟。當時齊侯尚健在,是不可能用諡號稱呼的。」裴丞相聽了,「恍然始悟」,令人把盎擊碎,和門生們繼續把酒言歡。「恍然大悟」這句成語,就從原文中的「恍然始悟」演變而出,用來指猛然醒悟過來。
毋忘在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國時齊國被燕國連攻七十二城,僅剩即墨、莒二城為最後固守的城池。齊國以莒城為反攻基地,在五年的艱苦歲月後逆襲成功,收復了失地。見《史記.卷八二.田單傳》。後以毋忘在莒比喻收復國土。如:「先總統蔣公以毋忘在莒訓勉國人光復大陸河山。」
2.春秋時齊國內亂,齊桓公曾遭難逃亡到莒國,後來當上了齊君。有一回,鮑叔向桓公敬酒,勸桓公:「勿忘出奔在於莒也。」見《呂氏春秋.貴直論.直諫》。後用以比喻不忘前事。
退避三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外繼續著流亡的日子,其間經過許多國家,但大部分國家的君王對他都不怎麼禮遇。最後到了楚國,楚成王以酒盛情款待,並且問說:「將來你如果回到晉國當上國君,將要如何報答我呢?」重耳說:「奴僕和玉帛,楚國本來就有;珍禽異獸的羽毛皮革,則是楚國的特產。這些東西您多得是,我實在是不知該怎麼回報您!」楚成王說:「雖然如此,還是說說可以報答我的方式吧!」重耳於是回答說:「假使托您的福,讓我得以回到晉國,萬一將來晉、楚之間發生戰爭,雙方軍隊相遇於中原,那我一定會要我的軍隊向後撤退九十里,來報答您的恩惠。如果這樣還不能得到您的諒解,楚軍仍然繼續進攻,那我也只好拿起弓箭,和您相對抗了。」後來從言裡的原文「辟君三舍...
信誓旦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旦旦,誠懇的樣子。信誓旦旦指誓言說得非常誠懇可靠。《詩經.衛風.氓》:「總角之,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漢.司馬相如〈美人賦〉:「臣乃脈定于內,心正于懷,信誓旦旦,秉志不回。」也作「旦旦信誓」。
項莊舞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秦朝末年,項羽在鴻門請劉邦時,項莊藉表演舞劍想刺殺劉邦。於是張良至軍門,樊噲問情況如何時,張良回答道:「甚急。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典出《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後遂以項莊舞劍指在表面事物之下隱藏了另外的意圖。
萍水相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浮萍是一種浮生在水面的水草,葉扁平而小,面背皆青,有鬚根下垂水中,會隨水流四處漂動。古人觀察浮萍的漂動,覺得人生的聚散,有如浮萍,所以有「萍水相逢」的說法。一般認為這句話是出自於唐代王勃所寫的〈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也就是通俗所稱的〈滕王閣序〉。這篇文章是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傳誦千古。但除這兩句外,文章中也有幾句寫到奔波天涯的失意遊子,「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意思是說:「群山峻嶺,是如此難以超越,但有誰會去同情於迷路於其中的人?在天涯奔波中,偶然相遇的人竟都是流落在外的異鄉人。」當然王勃在文章中,說這幾...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