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6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1.17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器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才識度量。《文選.蔡邕.郭有道碑文》:「其器量弘深,姿度廣大,浩浩焉。」《五代史平話.漢史.卷上》:「眾心服知遠之器量過人。」
說明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解釋事物,說明意義,使人得到事理或物象的知識的文體。如羅家倫〈運動家的風度〉便屬於說明文,說明運動除了增進人的身體健康之外,更有道德意義。
充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湊數。如:「濫竽充數」。《晏子春秋.內篇.諫下》:「負郭之民賤妾,請有道于相國,不勝其欲,願得充數乎下陳。」
應聲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范正敏《遯齋閑覽.人事.應聲蟲》:「余友劉伯時,嘗見淮西士人楊勔,自言中年得異疾,每發言應答,腹中輒有小聲效之。數年間其聲浸大。有道士見之驚曰:『此應聲蟲也。久不治,延及妻子。宜讀《本草》,遇蟲所不應者,當取服之。』勔如言,讀至雷丸,蟲忽無聲,因頓餌數粒,遂愈。」
端午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才會有掛昌蒲、艾草、灑雄黃酒的習俗。因為此時正當炎炎夏日,各種疾病極易流行,所以會形成此種習俗也是有道理的。 習俗(一)包粽子(二)喝雄黃(三)掛艾草、菖蒲、榕枝(四)戴香包(五)划龍舟 相關教學資源請參考考教育部數位教學資源入口網(ISP):https://isp.moe.edu.tw/resources/search_content.jsp?rno=1643415
穎脫而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機會讓你把我放進袋中,那我就不只是露出錐尖而已,而是早就顯露出才能,鋒芒畢露了!」平原君覺得毛遂說得有道理,就答應了,讓他一同前往。到了楚國,平原君和楚王會談,從早上到中午,都還沒有結果。毛遂於是持劍走到楚王面前,極力說明趙、楚聯合抗秦的利害關係。楚王終於被說服,答應趙國願意出兵援救。於是兩國當場歃血為盟,誓守聯合抗秦的盟約。毛遂這次不僅幫平原君完成任務,也為國家立下了功勞,讓大家對他刮目相看,平原君因此待他為上賓。後來「脫穎而出」這個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顯露才能,超越眾人。或比喻從囊中逃脫。
言之成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說的話很有道理。[例]因為他言之成理,所以大家決定接受他的意見。
干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謀求祿位而請見當權的人。《舊唐書.卷一七一.裴潾傳》:「臣伏以為真仙有道之士,皆匿其名姓,無求於代,……豈肯干謁公卿,自鬻其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詩:「獨恥事干謁,兀兀遂至今。」
海不揚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故事周成王的時候,周公攝行相事,辦理國政,天下太平,民眾安樂,政治辦理的很好,鄰國都非常敬仰,紛紛來朝貢。那時交趾國的越裳氏也派了使臣,名為重三譯,叫他來中國朝貢,向周公贈獻珍禽白稚。周公很謙虛地說︰「我國沒有恩德加諸於貴國,況且有道德的人,是不過份享受物質的,我們又沒有好的政令設施,那裡敢把你們當臣屬看待呢?」重三譯說道︰「我來的時候,我的國王黃曾對我說︰『現下天下已經沒有猛烈的風暴,以及連綿不斷的霪雨;災難也已經好久沒看到了,海不揚波也已經有三年了,我想中國ㄧ定出了聖人啦,我們應該去朝賀。』」使臣朝貢完畢,當他回去...
腰纏十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腰纏萬貫」。見「腰纏萬貫」條。01.明.湯顯祖《牡丹亭》第四五齣:「家舍南安,有道為生新失館。要腰纏十萬,教學千年,方纔滿貫。」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