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506 ms
共 1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良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807~869)唐代禪師,曹洞宗的創始人之一。俗姓俞,會稽諸暨(今浙江省諸暨縣)人。早年禮五洩山靈默法師披剃。受戒後到處參學,後在雲巖曇晟法師處開悟。唐宣宗大中末年在新豐山教授禪法,後在豫章高安洞山(今江西省宜豐縣)大闡宗風,世稱為「洞山良价」。倡五位君臣說。敕諡悟本,弟子有本寂等。撰有〈寶鏡三昧歌〉、〈玄中銘〉、〈五位君臣頌〉等。
|
法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佛法廣大難測。南朝梁.簡文帝〈莊嚴旻法師成實論義疏序〉:「況乎慧門深邃,入之者固希;法海波瀾,汎之者未易。」唐.王勃〈梓州元武縣福會寺碑〉:「詞源迅委,振法海之波瀾;義宇宏深,接禪宮之閫奧。」
|
徐玫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徐玫怡2 個人出版作品:依出版日期3 心道法師/4 台北律師公會/ 徐玫怡 家庭主婦 偶有寫作、插畫、各種雜業都插一手具備漫畫家身分的作家,擅用圖文書寫的方式自由揮灑,1998年與張妙如兩人首度以《交換日記》手寫體而大受喜愛,因而開啟兩人聯手交換日記的合作創作,超過10年而不衰,至今兩人已共寫12本交換日記。 個人出版作品:依出版日期 漫畫/ 姊姊日記漫畫/ 幸福人遊戲圖文/ 1248797旅遊書/ 還沒有看夠,這世界工作書/辦公室的椅子坐不住生活書/星期三的家事課旅遊書/從這島,到那島共同創作之出版作品:張...
|
蓮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東晉慧遠法師所創設的佛教組織。參見「白蓮社」條。
|
腸慌腹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慌張著急。元.白樸《牆頭馬上》第三折:「魄散魂消,腸慌腹熱,手腳麞狂去不迭。」元.鄭廷玉《冤家債主》第二折:「請法師喚太醫疾快走,將俺養家兒搭救,則教我腸慌腹熱似燒油。」也作「腹熱腸荒」。
|
得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悟得其中的道理。猶言領會。南朝梁.王筠〈國師草堂寺智者約法師碑〉:「遊戲神通,莫不皆悟無生,咸知妄想,隨類得解,俱會真如。」
|
襯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存身。《西遊記》第一三回:「苦得個法師襯身無地,真個有萬分悽楚,已自分必死,莫可奈何。」
|
承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迎接、歡迎。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若不屈膝斂手,自達無因,俯迎承迎,未閑合度,如此專專,何由可與?」
|
存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關注、懷念。南朝梁.王筠〈與東陽盛法師書〉:「司馬參軍,仰述存眷,曲垂訪憶。」也作「存注」。
|
十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用語:(1)依菩薩證悟的層次而分的十種境界。即極喜地、離垢地、發光地、焰慧地、難勝地、現前地、遠行地、不動地、善慧地、法雲地。《佛說十地經》卷一:「唯諸佛子,我不見有諸佛國界,彼中如來不歎說此菩薩十地者。」《西遊記》第八回:「悟時超十地三乘,凝滯了四生六道。」也稱為「菩薩地」。(2)菩薩十地中的第十地,僅次於佛果的境界。唐.高宗〈謁慈恩寺題奘法師房〉:「蕭然登十地,自得會三歸。」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