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9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4.34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萬化千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娥媌靡曼者,施芳澤,正娥眉,設笄珥,衣阿錫,曳齊紈。粉白黛黑,珮玉環。雜芷若以滿之,奏承雲、六瑩、九、晨露以樂之。月月獻玉衣,旦旦薦玉食。化人猶不舍然,不得已而臨之。居亡幾何,謁王同游。王執化人之袪,騰而上者,中天迺止。暨及化人之宮。化人之宮構以金銀,絡以珠玉;出雲雨之上,而不知下之據,望之若屯雲焉。耳目所觀聽,鼻口所納嘗,皆非人間之有。王實以為清都、紫微、鈞天、廣樂,帝之所居。王俯而視之,其宮榭若累塊積蘇焉。王自以居數十年不思其國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莊子.田子方》、《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賈誼》。 (2) 周穆王:姓姬名滿,昭王之子,生卒年不詳。年過五十即位,不恤...
斷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哀帝不忍驚醒男寵董賢,遂斷袖而起。典出《漢書.卷九三.佞幸傳.董賢傳》。比喻男同性戀的親密關係。《南史.卷五一.梁宗室傳上.長沙宣武王懿傳》:「昔為幼童,庾信愛之,有斷袖之歡,衣食所資,皆信所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閒適自得。唐.柳宗元〈酬州裴曹長使君寄道州呂八大使因以見示二十韻〉:「循省誠知懼,安排祗自憪。」
來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鳳凰感德來舞而有容儀,是一種祥瑞的徵兆。《書經.益稷》:「簫九成,鳳皇來儀。」《文選.揚雄.劇秦美新》:「來儀之鳥,肉角之獸,狙獷而不臻。」
龍山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龍山文化的分布2 龍山文化的名稱來源3 龍山文化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龍山文化的分布繼發現仰文化之後,在黃河下游和長江中下游,也發現了不同於仰文化的新石器時代文化遺跡。以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和日照縣兩城鎮為龍山文化的中心,都有黑色土器出土。(註二) 龍山文化的名稱來源龍山文化因為首先發現於位於山東省歷城縣龍山鎮,而被命名為龍山文化。(註二) 龍山文化龍山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黑色陶器,龍山文化因而也被稱為黑陶文化。歐美學者將龍山文化的黑色...
含笑入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欣慰無憾的死去。《後漢書.卷六二.韓傳》:「長活溝壑之人,而以此伏罪,含笑入地矣。」《舊唐書.卷六一.溫大雅傳》:「若得家弟永康,我將含笑入地。」
出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語本《後漢書.卷八○.文苑傳上.邊傳》:「師而可謿,出何典記?」指典故的來源、出處。如:「『守株待兔』這句成語的出典見於《韓非子》的〈五蠹〉篇。」
婉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年輕美好。晉.陶淵明〈雜詩〉一二首之一二:「嫋嫋松標崖,婉孌柔童子。」唐.陳子昂〈唐故袁州參軍李府君妻張氏墓誌銘〉:「夫其窈窕之秀、婉孌之姿,貞節峻於寒松,儀麗於溫玉。」
慧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代一位高僧的法號。(西元638~713)俗姓盧,祖籍范陽(今河北省涿縣)。三十多歲到黃梅從弘忍學法。後回州,住在曹溪寶林寺傳授禪法。住曹溪三十年,雖武后、中宗召請,終不赴京。禪宗自初祖以來,無頓漸之分,自六祖慧能開啟頓門,嗣後並成為禪宗的正統。得法弟子四十人,其後支派並起,成為唐以後中國佛教的主流。也作「惠能」。
菲衣惡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生活儉樸。《宋史.卷四二三.列傳.李》:「九重菲衣惡食,臥薪嘗膽,使上下改慮易聽,然後可圖。」也作「菲食薄衣」。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