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44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03.13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校的結功能與學校的功能結的比較如下:
  1.相同點:
  (1)兩者都以社會學的理論作基礎,是教育理論與社會學理論的關聯;
  (2)兩者都把學校看成是一種社會的機,具有教化社會大眾的功能;
  (3)兩者都重視人類學理論,也重視人類學理論對教育所產生的影響。
  2.相異點:
  (1)在出發點方面:結功能理論是認為將學校的課題,由目標、功能的分化,統整起來,使它們發生交互關係;功能結理論是認為學校功能是複合的,而產生平衡,是整體的,而不是分化的統整。
  (2)在過程方面:結功能的理論認為在學校的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建派(或譯為建主義,以其為一藝術派別,故用「派」為名)是一九一八年在俄國興起的藝術運動。受到立體派和未來派的影響,主張把空間和時間視為生活與藝術的基本要素,並企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混亂中,建立秩序化、普遍化,以及充滿調和與均衡的新精神世界。建派的主要藝術家有:佩夫斯納(Antoine Pevsner, 1886~1962)、賈柏(Naum Gabo, 1890~1977)和塔特林(V. Tatlin, 1885~1953),他們在一九二○年發表〔寫實派宣言〕(Realistic Manifesto),提出成藝術的觀念,建派一詞即源出於此。在宣言中,他們重申未來派畫家薄邱尼(U....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優良的作品,為作品之意
同分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分子式相同而分子內各原子的順序及排列不同的化合物,其物理結和化學性質也不相同。例如甲醚和乙醇。又可分為結物、立體異物、型態異物三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許多直立、水平或傾斜的件相連結而成的平面或立體的結體。如桁架及各類鋼架。
民意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表民意的機關,如國民大會、省議會、縣議會等。也稱為「民意機關」。
幼兒大腦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腦的發展在胎兒期相當快,出生後仍繼續快速的成長,腦重量剛初生時約為成人的四分之一,八個月以後達到初生時的兩倍,一周歲時為二.五倍,三歲時為初生的三倍,此時已達到成人的百分之七十五,六歲時腦重量幾乎是成人的百分之九十。一般新生男孩腦的重量約為三百八十九克,女孩約為三百五十四克。生物學家的研究指出,腦部的發育在出生後至二歲內,最少有百分之八十發育完成。
  決定一個人聰明或愚笨,主要是在於腦細胞的數目、性質及腦細胞之間結合配別的情形。腦的各區域並非是一樣的發展,初生時以腦幹(brain stem)和中腦(midbrain)發展較快速,因為它們控制知覺、天生反射動作和生理等重要功能,如...
制度化的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制度化的架(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制度化的架為Meyer(1970)所提出。它認為學校教育就是一種制度化的過程(institutional process),也就表示學生從某一特別制度化社會範疇中到將來從事某一成人制度化的職位。在教育的制度化範疇中,多少都視為在每個社會範疇的角色、規則。所以,學生為了自己未來的社會角色,都必須學會做決定,也就是採取行動。在制度化架
輸入─產出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輸入-產出架(the input-output framework)早期學校效能的研究,著重於學校間不同效能的比較。Coleman et al. (1966)所進行的研究,即屬於此類。輸入-產出架旨在利用經濟和政策取向資源的變項(如師資訓練水準、教科書的費用等等),並控制種族和社會背景變項的影響,來說明學校之間效果的差異。所以常用迴歸線外特例認定法來驗證有效能的學校與無效能的學校,其方法是先控制學生的家庭背景,利用統計回歸法求得社經地位對學生學...
Nassi-Shneiderman圖;結化流程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係由Nassi-Shniedenman所提出的一種結化程式流程圖。其將結化的三元件(疊代(iteration)、選擇(selection)、順序(sequential))均以矩形外觀的圖表之,整個流程圖的外型為矩形。參【結流程圖】(structure flow chart)。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