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87.707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擾亂。《淮南子.兵略》:「故至於攘天下,害百姓。」《漢書.卷四○.張良等傳.贊曰》:「陳平之志,見於社下,傾側擾攘楚、魏之間,卒歸於漢,而為謀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布滿。如:「朋友遍天下」。
名副其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范祖禹《唐鑑.卷九.玄宗下.天寶八年》:「故夫孝子慈孫之欲顯其親,莫若使名副其實而不浮,則天下心服之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理。《左傳.定公四年》:「故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文選.王儉.褚淵碑文》:「公之登太階而尹天下,君子以為美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景象、情景。如:「奇觀」、「外觀」、「恢復舊觀」。《文選.司馬相如.封禪文》:「皇皇哉此,天下之壯觀。」
2.看法。如:「人生觀」、「世界觀」。《後漢書.卷八十.文苑傳上.黃香傳》:「帝會中山邸,乃詔香殿下,顧謂諸王曰:『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左右莫不改觀。」
放蕩不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放蕩不羈」係由「放蕩」及「不羈」二語組合而成。 「放蕩」是出自《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東方朔是西漢武帝時文武雙全的傑出人物。武帝即位初年,徵召天下賢良方正和具有文學才能之人,各地士人、儒生紛紛上書應聘,東方朔也在其中。武帝看了東方朔的自薦書後,讚賞他的氣概,就命令他在公車署中待詔,俸祿不多,也得不到武帝的召見。後來因為他臨危不懼,機智應變,不畏君權的作風,被任命為常侍郎、太中大夫,得到武帝的信任。此處是說東方朔上書給武帝,提出耕戰以強國的建議,並且為自己沒有得到應有的官職而申訴。其行文用語可比美商鞅、韓非,「指意放蕩」─語意流暢而不受拘束,寫了數萬言,最後仍然沒有被重用。 「不羈」則是出...
方興未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絡控制當成禮貌,把關照設防當成智慧,可是皇帝是天縱英才,怎麼會犯下這種錯誤呢?陳亮所以提出建議,除非天下有強橫狡猾不守法度的人,或強大的敵人正在迅速發展,否則不應該對天下百姓做出太多的限制。後來「方興未艾」是直接摘自典源的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事態正在蓬勃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盡、全部。《左傳.僖公二十二年》:「及其未既濟也。」《國語.齊語》:「故拘之以利,結之以信,示之以武,故天下小國諸侯既許桓公,莫之敢背。」
憤世嫉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明.蘇平仲〈景古齋記〉:「鬻熊、太公,老聃、楊朱,……太史公之《史記》、不韋、淮南之訓覽,以至魏、晉以降,幽人狷士憤世嫉俗,作為辯論,多者數十百卷,少者為言亦數萬,此亦天下之古物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和樂。《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傳》:「天下咸服,以致雍熙。」唐.白居易〈與元九書〉:「上下通而一氣泰,憂樂合而百志熙。」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