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28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4.132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學習資源中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資源中心乃為學校、學區,或社區所共同設立的,以促進學生學習為目的,廣泛的蒐集各種形式的資料:以提供學生學習所需的服務單位。其角色功能與圖書館類似,但與傳統圖書館相較,學習資源中心的館藏多與學校課程有關,並常是多媒體的自學教材形式。國外有的中小學圖書館依其角色而定位,不採用圖書館的名稱,而直稱為學習資源中心。
  學習資源中心的角色定位與「教學資源中心」不同,前者的服務對象以學生為主,而後者的直接服務對象為教師,乃一個配合教師教學,提供相關服務的單位。有的學校更分科設有數個教學資源中心,或資源教室,如社會科教學資源中心、自然科資源教室等,以方便教師尋找教學資源,準備教學活動。<...
  由於視聽資料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快速成長,成為各級學校教學上廣泛利用的輔助工具,在美國的許多學校中均設有視聽教育館(中心)或教學媒體中心等以支援教學為主的單位。相對的,學校圖書館的視聽館藏也迅速成長,而此等圖書館也同時扮演著支援教學的角色。而在實際上,圖書及其他的視聽資料均是學生學習,以及教師教學與研究的資源。為整合此等資源的管理與應用,因此在1960至1970年代,美國中小學普遍有將學校圖書館與視聽教育中心(教學媒體中心)整合,甚或結合電腦中心的功能,成為學習資源中心的一個整體趨勢。
  除了學習資源中心之外,在中小學或大學常另有一種稱為教學資源中心的組織,與學習資源中心在功能定位...
學習準備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準備度是指個體在生理的成熟、心理的成熟及學習心向等三方面的發展可否從事某種學習活動的程度。提倡學習準備度的人認為,個體的身心須發展到某種程度時,才能學習某種事物。有關學習準備度的研究,有兩種不同看法。一種是以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為主的研究,強調學習準備度在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性。皮亞傑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階段具有固定不變的順序,教學時應根據兒童的學習準備度,配合其認知發展來教,當兒童學習準備度尚未成熟到某種階段,教師不可踰越此一階段的。布魯納認為認知成長與學習準備度並不是自然成熟的結果,必須靠外在力量--如教育來引導其發展。他相信教師只要依照兒童的認知發展順...
學習活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本質2 過程3 成果4 時段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本質1.特殊的訓練遷移:此能力即是學習心理學所稱,利用學習本身之特別應用能力去學習與其性質相似之任務。布魯納(Bruner)將之視為習慣或聯結之延伸,且只限於技能方面之學習。2.一般觀念之遷移:又稱是原理或態度之遷移。此類遷移是教育過程是重點所...
同儕互動與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儕互動是同學彼此透過溝通、討論,共同學習的一種方式,有別於以教師為中心的指導式教學法。
  同儕互動常見於合作學習的情境中,採用此種教學方法的目的,通常要探討:(1)學生在理解與學習上的認知之進步情形,及(2)學習技巧內在化的社會情境。利用同儕互動可以促進學生與別人共同合作的態度及個人的自我調整能力。合作態度是因學生必須一起工作以確定都了解問題的答案;個人方面是指在互動過程中,每個學生都可藉由討論抒發自己的觀點。而由於在互動的情境中,個人為了了解同伴的想法,必須先察覺自己的行動然後傳達給對方,無形中增加了自我調整的頻率,也有助於提升學習的效果。
  在探討小組學習中同...
成對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讓幼兒成對學習是獲益最多的互動學習方式,孩子可以用多種方法配對,例如:能力不同或知識不同的,或隨意配對。學生如果不喜歡與大人互動的話,成對學習的配對機會可以提供他們較少干擾的學習。請小老師指導一個還沒學會的幼兒也是成對的方式,但小幫手知道教導另一個幼兒的基本禮貌和工作道德,要清楚了解要教的東西,並注意下...
學習障礙資源班課程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障礙資源班課程模式目錄1 學習障礙資源班的課程模式可採行下列五種類別的課程模式:2 一、充實課程3 二、直接教學課程4 三、知覺動作訓練課程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學習障礙資源班的課程模式可採行下列五種類別的課程模式:1. 充實課程(enrichment curriculum)。2. 直接教學課程(direct teaching curriculum)。3. 認知重點課程...
學習障礙補教教學的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習障礙補教教學的原則Shore,Bush和Giles,Brutten ,Richardson和Mangel提出下列學習障礙兒童的教學原則:1. 維持溫暖、支持與安全的情緒氣氛,師生因相互尊重而有積極的師生關係。2. 減少不必要得外界干擾,諸如:生活常規單純化,室內布置安寧而單純。3. 營造具體的學習環境,教室的環境與結構有助於
四步驟系統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步驟系統學習環是以人類的感受與處理其經驗及資訊的方式各不相同為前提而建立的。由於人類這種差異,業已確認出有四種主要的學習風格(學習類型)。專注於這些風格並強調腦部的思考模式之一種教學步驟也已發展,即四步驟系統學習環。
  下圖顯示此學習環,第一部分提供學習的個人意義及學習的理由,第二部分提供取得事實的經驗及導致概念性了解並能延伸知識的資訊,第三部分提供事情如何運作的經驗,第四部分提供個人發現的經驗並幫助學生分析如何應用他們已學到的,例如就相關性、實用性和解決問題等方面加以應用。
  
  學校應教導所有的學生學習這四種方式。學生應有一部分的時間經驗過他們...
數學分組學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數學分組學習(Cooperative learning of math)目錄1 前言2 小組行為3 小組記錄與報告4 關鍵字5 參考資料 前言在數學教學上,運用分組活動,可讓學習的成效加倍,透過小組內的討論合作,可激發出學生的淺能,並且研發出更具創意的解答技巧,因此在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建議老師適時採取分組學習,將有助於學生的吸收能力。 小組行為首先實行分組之前,應先讓學生了解...
合作學習策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大班級教學且有時間進度限制時,教師若能依學生的能力、性別、種族背景等分配學生到一異質小組中,鼓勵其彼此協助,則可以提高個人的學習效果,彌補大班制教學之不足,並能達到團體目標。此種方法適用於不同年級及不同學科領域。美國心理學家司雷文(R.E. Slavin)認為合作學習策略的方式有很多種,例如小組成就分隔法(Student's Teams Achievement, STAD)、小組遊戲競爭法(Teams-Games-Tournament, TGT)、拼圖法(Jigsaw)、團體調查法(Group Investigation, G-I)、協同合作法(Co-op, C o - o p )、合作...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