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40.62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有蓋、腹大口小,用來盛裝酒或水的容器。也可作為敲擊樂器。[例]莊子在妻子死後,擊缶而歌,令人大不解。
解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分析闡明。《後漢書.卷三六.陳元傳》:「採孔子拜下之義,卒淵聖獨見之旨,分明白黑,建立左氏,解釋先聖之積結,洮汰學者之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如:「蠱人心」。《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墨子.非儒下》:「孔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困。唐.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立部伎〉:「奸聲入耳佞人心,侏儒飽飯夷齊餓。」
六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謎」為例,《說文解字》:「隱語也。從言迷,迷亦聲。」明確指出「迷」既是聲符,又是意符,指令人生迷的言語,謎,既是從言迷聲的形聲字,也是從言從迷的會意字。這種聲符表義,或者既形聲又會意的漢字極多,隨手舉例,如:澗、現、像、份、性、倆、渡、紋、佣、源、使、授、菁、返、功、製……,這種現像,宋人王聖美稱之為「右文說」,清人段玉裁稱為「形聲兼會意」:「聲與義同源,故諧聲之偏旁多與字義相近,此會意形聲兩兼之字致多也。說文或稱會意,略其形聲,或稱其形聲,略其會意,雖或渻文,實欲互見,不知此則聲與義隔,又或如宋人字說,祇有會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一齊分享、從事等。如:「同甘苦,共患難。」《孫子.謀攻》:「不知三軍之事,而同三軍之政者,則軍士矣。」
不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未知所措注音︰ㄨㄟ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漢語拼音︰wèi zhī suǒ cuò釋義︰猶「不知所措」。見「不知所措」條。 01.宋.陳亮〈酌古論二.薛公〉:「方敵人勃然而起,人君四顧惶,茫然未知所措。」 參考詞語︰罔知所措注音︰ㄨㄤˇ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漢語拼音︰wǎng zhī suǒ cuò釋義︰猶「不知所措」。見「不知所措」條。 01.《太平廣記.卷四八四.李娃傳》引《異聞集》:「生惶發狂,罔知所措。」 02.《水滸全傳.第四回》:「嚇得莊家目睜口呆,罔知所措。」 參考詞語︰莫知所措注音︰ㄇㄛˋ ㄓ ㄙㄨㄛˇ ㄘㄨㄛˋ漢語拼音︰mò zhī suǒ cuò釋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蠱、欺瞞。《集韻.去聲.諫韻》:「幻,亂也。」《六韜.卷一.文韜.上賢》:「不祥之言,幻良民。」
人定勝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聊齋志異.卷六.蕭七》:「今八年之好,行將別矣,請為君極力一謀,用解從前之。彼雖不來,寧禁我不往?登門就之,或人定勝天,不可知。 」
慫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鼓動、鼓勵、煽動、煽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