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0.697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目瞪口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呆若木雞,瞠目結舌反義:神色自若辨似: 「目瞪口呆」及「呆若木雞」都是用來形容發愣的樣子。 「目瞪口呆」一般用於形容驚訝或窘迫,不用於形容愚笨;「呆若木雞」使用範圍較廣,可用於形容因恐懼、驚訝、窘迫或困而產生的反應,亦可用於形容愚笨的樣子。 目瞪口呆 呆若木雞 辨似例句 ○ ○ 閃電忽然劈倒了大樹,讓他們嚇得~地站在原地,不敢動彈。 ㄨ ○ 這個人叫他做什麼都慢半拍,~的樣子,令人生氣。
以管窺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管窺天」原作「用管闚天」。《莊子.秋水》有一段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和魏國公子魏牟的對話。公孫龍認為自己最通達事理,博聞善辯,勝過所有口才好、學識高的人。但當他聽到莊子的言論卻覺得困,無法理解,於是問魏牟是否是因自己的學識不足?魏牟便說公孫龍像長住井底的青蛙,見識淺薄,眼界狹小,根本無法通曉莊子言論玄妙之處。就算花工夫去學習,自以為懂了,但實際上只有學得皮毛,有如「用管子看天,只能看到天空的一小部分,以為天空就是這麼小」一樣。要他別再試圖理解,免得如「邯鄲學步」,非但沒學成,反而將自己原有的學問失去了。莊子與公孫龍並非同時代的人,表示莊子言論的深奧,連像公孫龍這樣博聞善辯之士都無法參透,只能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迷。《孟子.滕文公下》:「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離鄉背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法解脫。因此他鼓勵求道者應該離開故鄉,到外地去求訪得道名師,親身追求正道,如此才不會被經典文字所迷。後來「離鄉背井」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離開故鄉,在外地生活。
興師問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封神演義》第二回:「今天子不知為誰人迷,興師問罪于善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授學問、知識的人。如:「教師」、「導師」。《論語.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唐.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也。」
效法、採用。如:「師心自用」。《史記.卷六.秦始皇本紀》:「今諸生不師今而學古,以非當世,亂黔首。」唐.韓愈〈答劉正夫書〉:「師其意,不師其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曉事理。《莊子.天地》:「大者終身不解,大愚者終身不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迷。如:「眩於名利」、「以術眩人」。《禮記.中庸》:「敬大臣則不眩。」《漢書.卷九.元帝紀》:「且俗儒不達時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於名實,不知所守。」
偏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偏向於一方,有失公正。漢.王符《潛夫論.交際》:「內偏頗於妻子,外僭於知友。」《晉書.卷七一.熊遠傳》:「賜天下爵,於恩為普,無偏頗之失。」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為佛家告誡修行者,謹防外界誘,因正氣難以修得,而邪氣卻容易高過正氣。《西遊記》第五○回:「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性亂情昏錯認家。」《初刻拍案驚奇》卷三六:「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業隨身,終須還帳。」後用以比喻一事興起,又會有一事超過其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