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71.890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教育計畫模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計畫模式是指在研訂教育發展計畫時,係選用何種方法。由於教育計畫是一種有系統、有步驟的作業程序,在研訂計畫目標及規劃作業程序時,方法的選用至為重要。沙查波羅(G. Psacharopoulos)在一九八七年所出版的〔教育經濟學〕(Economics of Education - Research and Studies)一書中,認為學者所研究出來的方法有十數種之多,分別是人力需求法、社會需求法、系統分析法、地中海區域法、投入產出分析法,以及丁伯根模式(Tinbergen Model)、工業國家模式、國際比較模式、成本一收益模式、影子價格與報酬模式、線性規劃模式、鮑渥斯模式(Bowles ...
學術圖書館發展計畫(美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術圖書館發展計畫」是美國於1970年代發展出來的。由於世局受到各種變的因素影響,以致亦影響或改變圖書館管理與發展的方向。大學圖書館在1970年代以後,因學生人數的增加,校長任期的更迭,大學行政的日趨繁瑣,研究方法的日益精密,使其受到莫大的壓力。為因應變局,作最有效的經營管理,及成為學術圖書館努力追求的目標。
  在1973年,韋伯斯特(Duane E. Webster)任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管理研究處(Association of Research Libraries, Office of Management Studies)主任之時,促成為大型學術圖書館設計之「管理之檢查與...
年度計畫(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度計畫是根據五年計畫的分年度任務,結合上年度計畫的實際執行情況編制的短期計畫。年度計畫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計畫的具體執行計畫,任務和措施更為具體和明確。大陸地區教育事業發展年度計畫以各級各類學校招生計畫為主體。高等學校招生由中央政府教育部門和計畫部門下達招生總額及各部門、省的招生數,再由各部門和各省編制具體計畫。中等及以上各級各類學校年度招生計畫由中央各部門和各省自行編制。
國際捐書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際捐書計畫(International Book Donation Programs)的主要目的在於促進資訊有效地交流,是跨國通訊與合作的重要一環。早在商業圖書發行時,書籍於國際間已相互銷售,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更積極協助各國以外匯購買外國書籍。而將圖書以贈送方式自一國流通至另一國的做法則始於二次世界大戰。保守地估計,至1979年止,全球捐贈之圖書至少達75,000,000冊。
  推行國際捐書計畫的機構包括民間團體與政府部門,前者數量遠超過後者。以國別言之,則集中於美國與加拿大。較著名者有下列數個機構:
  (一)亞洲基金會(Asia Foundatio...
〔全國教育計畫〕(法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蘭(J.M. Rolland de la Platière, 1734~1793)為法國人,律師出身,但是他卻喜愛從事教育活動的推廣。一七六八年時,羅蘭擔任巴黎議會議長,提出著名的〔全國教育計畫〕。他建議以公共教育制度,來取代當時由法國耶穌會及基督學校兄弟會(The Brothers of the Christian Schools)所設立的教會學校。羅蘭以為教育應該普及於全民,而學校管理權則應由政府設置專門機構負責。羅蘭建議設立師資養成機構,以培育教師;並建議設立一所中央大學,其他各大學則隸屬於其下,以避免大學無人管理。羅蘭為一法國民族主義的教育家,極力主張教育應多關注法國語文及法國歷...
教學計畫(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學計畫是大陸地區一九五○年代初從前蘇聯引進,是國家教育行政部門指導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文件,是學校組織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依據。相當於臺灣地區的「課程標準」。政府根據教育方針、政策的要求和科技發展水準,確定教育目的和任務,制定教學計畫,以保證各級各類學校按計畫實現培養目標。它對學校的教學、課外活動、勞動以及節假日等方面,作出了具體全面的安排。
  教學計畫的一般結構是在明確培養目標之前提下,說明制訂教學計畫的原則,適用範圍,每學年、每週、每天的活動安排,考試考查的規定,以及計畫實施的要求。有關課程設置包括下列幾項具體內容:
  1.規定課程門類。根據時代要求、教育...
  「小型學術圖書館規畫計畫」是在美國研究圖書館學會管理研究處支持下,1970年代在大學暨學術圖書館之規畫方面頗有成就。1973年在韋伯斯特(Duane E. Webster)擔任管理研究處主任之時期,促成「管理之檢查與分析計畫」(MRAP)方法之頒布。在1975年由「管理之檢查與分析計畫」中又衍生出一分「小型學術圖書館規畫計畫」(簡稱規畫計畫)以幫助小型的學術圖書館用自我研究(Self-Study)的方法,評鑑其服務成效。
  該規畫計畫是為館員人數在20人以內的小型學術圖書館所設計的。整個計畫的進行需時4至6個月。所用之觀念和技術雖可用於其他類型圖書館,但主要是為小型學術圖書館之...
路德的教育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是西方宗教改革時期領導新教成功的風雲人物,也是開創德國國家教育制度的一大功臣,更是開拓西洋小學制度化與國民教育普及化的先驅思想家。路德以宗教理想來推展教育計畫,在西洋教育發展史上,獨樹一格。以其教育思想與計畫而言,在教育發展導向上,他主張新教學校教育的要旨,在於推展理性的、人文的宗教教育;在教育制度上,他構設一套國家教育的藍圖。因此,路德的教育計畫遠見,持人文宗教觀與國家教育觀,可以說深具理想的創見。
  路德是以研究聖奧古斯丁(Saint Augustine, 354~430)學說聞名的修士,他發現舊教神本宗教信仰的...
羅耀拉教育改革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羅耀拉(Saint Ignatius of Loyola, 1491~1556)是西洋反宗教改革運動(the Catholic Counter-Reformation)中耶穌會(the Society of Jesus)的領導人物。為改進天主教會教規鬆弛,道德淪喪,形成神職人員世俗心重及教會秩序放縱散漫的腐化現象,他力主強化教會組織的嚴密,及加強良好的教育訓練,是抵抗新教派勢力擴大、重振舊教信仰以發皇聲望最有效的辦法。所以他非常注重教育的改革工作,在環球各地設立學校與傳道所,大力弘揚耶穌救世的精神,期能重建羅馬天主教會的傳統地位。
  羅耀拉教育改革的方向,一方面是基於抵制新教勢...
經濟計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政府為達某一特定經濟目標,對各種階段性目標及可採行的政策,所作的規劃與實施時間表,為政府施行經濟政策的依據。如我國的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建設六年計畫、中華民國臺灣經濟建設四年計畫等。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