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6.5662 ms
共 214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語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泛指成句的話。《金史.卷一二六.文藝傳下.王庭筠傳》:「王庭筠文藝頗佳,然語句不健。」
|
口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專指談話所用的語言。唐.劉知幾《史通.卷六.言語》:「而後來作者,通無遠識,記其當世口語,罕能從實而書。」
2.議論。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僕以口語遇此禍,重為鄉黨所笑。」
3.誹謗。漢.楊惲〈報孫會宗書〉:「懷祿貪勢、不能自退,遂遭變故,橫被口語。」
4.訴訟關係人受審時,與案情有關的陳述。《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知縣錄了口語,喝退胡阿虎,便叫周四上前來問。」也稱為「口供」、「口詞」。
|
隱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隱射的言詞。本義須經猜想推測才能得知。猶今之謎語。《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舍人不服,因曰:『臣願復問朔隱語,不知,亦當榜。』」《三國演義》第七一回:「修曰:『此隱語耳。「黃絹」乃顏色之絲也,色傍加絲,是「絕」字。』」
|
主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法上指位於謂語前,作為主體的人或物,是謂語陳述的對象。如「孔子是聖人」中的「孔子」。也稱為「主詞」。
|
綺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多藻飾的文詞。宋.蘇軾〈海市〉詩:「新詩綺語亦安用?相與變滅隨東風。」
2.佛教用語。指歪邪不正、沒有意義的言詞。《大乘義章》卷七:「邪言不正,其猶綺色,從喻立稱,故名『綺語』。」
|
不言不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沉默、不愛說話。《紅樓夢》第五九回:「這婆子雖來了幾日,見襲人不言不語,是好性子的。」
|
評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來評定好壞的語言文字。如:「老師這次給他的評語是『不夠用功』。」「評審對這位體操選手所下的評語是『動作不夠流暢』。」
|
語笑喧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語喧笑的聲音大而雜亂。《紅樓夢》第五三回:「一夜人聲嘈雜,語笑喧闐,爆竹起火,絡繹不絕。」也作「語笑喧呼」、「語笑喧譁」。
|
同年而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提並論。《文選.賈誼.過秦論》:「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宋.蘇軾〈書蒲永昇畫後〉:「如董、戚之流,可謂死水,未可與永昇同年而語也。」也作「同日而言」、「同日而語」。
|
暗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作暗號的祕密語言。
|
曾經查過此詞彙的人也經常查詢以下字詞: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