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7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42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包羅萬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考詞語︰包含萬象注音︰ㄅㄠ ㄏㄢˊ ㄨㄢˋ ㄒ|ㄤˋ漢語拼音︰bāo hán wàn xiàng釋義︰即「包羅萬象」。見「包羅萬象」條。 01.唐.劉允濟〈天賦〉:「覆燾千容,包含萬象。載光道德,聿符刑賞。」 參考詞語︰包羅萬彙注音︰ㄅㄠ ㄌㄨㄛˊ ㄨㄢˋ ㄏㄨㄟˋ漢語拼音︰bāo luó wàn huì釋義︰猶「包羅萬象」。見「包羅萬象」條。 01.明.胡應麟《詩藪.內編.近體上.五言》:「李如星懸日揭,照耀太虛;杜若地負海涵,包羅萬彙。」 參考詞語︰萬象包羅注音︰ㄨㄢˋ ㄒ|ㄤˋ ㄅㄠ ㄌㄨㄛˊ漢語拼音︰wàn xiàng bāo luó釋義︰即「包羅萬象」。見「包羅萬象」條。 0...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法度、法則。如:「標準」。《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以道德為麗,以仁義為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事物聚集的地方。《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游于六藝之囿,馳騭乎仁義之塗。」《鏡花緣》第二三回:「門上有副對聯,寫的是:優游道德之場,休息篇章之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原來、一向。如:「固有道德」。《孟子.梁惠王上》:「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玩物喪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周時,武王姬發遵其父文王之遺志,即位的第二年起兵滅商紂,取得了天下,建立周王朝。從此武王威名遠播,中原地區外的部族首領,常進貢奇珍異物。有一次,西戎進貢了一種特有的獒犬,武王因仍陶醉於滅紂的戰功中,所以放縱自己,耽於逸樂,整天與獒犬遊獵嬉戲,荒廢了朝政。朝中大臣召公見此情況,便作〈旅獒〉一文勸諫武王,其中有兩句話說:「一味把人當成玩弄的對象,那是喪失做人的道德;一味玩賞器物,將喪失原有的雄心壯志。」武王於是從善如流,收斂心性,重新回到政務上,專心於國事。後來「玩物喪志 」被用來形容沉溺於某樣的事物,因而荒廢了應做的事。
禮義廉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禮,貴賤尊卑之分。義,行事之宜。廉,廉潔方正。恥,知善惡之別。禮義廉恥為古代提倡的四種道德規範,是治國的綱領。《管子.牧民》:「何謂四維?一曰禮,二曰義,三曰廉,四曰恥。禮不踰節,義不自進,廉不蔽惡,恥不從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法術、方法。如:「祕訣」。《列子.說符》:「衛人有善數者,臨死,以訣喻其子。」《魏書.卷一一四.釋老志》:「大禹聞長生之訣,尹喜受道德之旨。」
捨本逐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01.漢.王符《潛夫論.務本》:「五者,守本離末則仁義興,離本守末則道德崩,慎本略末猶可也,舍本務末則惡矣。」 參考詞語︰背本趨末注音︰ㄅㄟˋ ㄅㄣˇ ㄑㄩ ㄇㄛˋ漢語拼音︰bèi běn qū mò釋義︰猶「捨本逐末」。見「捨本逐末」條。 01.《漢書.卷二四.食貨志四上》引漢.賈誼〈論積貯疏〉:「古之治天下,至孅至悉也,故其畜積足恃。今背本而趨末,食者甚眾,是天下之大殘也。」 02.《漢書.卷七四.魏相丙吉傳.魏相》:「民多背本趨末,或有飢寒之色。」 參考詞語︰棄本逐末注音︰ㄑ|ˋ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漢語拼音︰qì běn zhú mò釋義︰猶「捨本...
委曲求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家始祖老子,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張「無為」之說,孔子曾向他問禮,著有《道德經》五千餘言。老子曾說:委曲才可以保全,屈就反而能夠伸展,低窪才能注水,東西舊了才能換新,少拿反而多得,貪多就會迷惑。聖人用平常心去看待天下一切事物,不堅持己見,才能客觀;不自以為是,才能受尊重;不自我誇耀,凡事易成;不驕傲自矜,反而能夠長久。急於張揚顯溢,反而引起無數的紛爭。求全之道,莫過於「不爭」,聖人不與人爭,天下反而沒有人可以與他爭。所以老子認為古人所說的:「曲則全」,就是說委曲就可以保全,這絕不是一句空話,是實實在在可以達到的。後來「委曲求全」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委曲自己,遷就...
一板一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個書呆子罷了。」這段話的意思就是說,晚清的環境,人人講關係,走門路,如果孔子再世,還用他那一套仁義道德,一板一眼地只會讀書,終究也只能當一個書呆子而已。在今天的用法上,「一板一眼」較為常用。如:「他這個人做事向來一板一眼的,你擔任祕書,千萬馬虎不得。」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