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6.970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快樂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快樂主義」指在道德實踐方面,以追求快樂作為唯一的目標。早期的快樂主義者所說的快樂含有身體及精神兩方面;前者指慾望的追求及滿足,後者指心靈的平靜與安祥感。
  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即有這類快樂主義的思想,如楊朱將人生最高的目的視為追求肉體的快樂,他說:「人之生也奚為哉?為美厚爾!為聲色爾!」他取衛國端木叔的例子,敘述端木叔如何「修建臺榭園林及池沼以為樂,恣享飲食聲樂姬妾以自娛,又如何暢意遊玩,縱情揮霍」。最後評贊他是:「達人也,德過其祖矣。其所行也,其所為也,眾意所驚而誠理所取。」楊朱認為這種自享多福的自我快樂論能做統一性的最高目的,可以包涵人類全體一切欲望而得到最大的和諧與滿足,...
Delphi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前特教教師」相關專業知能與評鑑內涵,可分為:課程規劃、班級經營、資源運用、親師合作、專業成長、專業倫理等六構面,19項評鑑指標。 參考書目張紹勳著/模糊多準則評估法及統計,頁14-15。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 Delphi 法英文關鍵字: Delphi method
專業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專業理論(professional ethics)每個心理健康專業機構都有自己的倫理準則,專業工作者必須熟悉自己專業領域的倫理守則與相關的倫理實務。當面臨倫理兩難情境或爭議時,這些規範不見得能提供特定解答或是標準答案,但是它們可提供普遍性的指引;了解自己專業領域的
禽獸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禽獸雖然凶猛,猶識親情。禽獸不如指人違背倫理,行為極為卑劣可惡。《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三:「生這樣逆子,蕩了家私,又幾乎害我性命,禽獸也不如了!還要留他則甚?」《儒林外史》第一五回:「我為人子的,不能回去奉侍,禽獸也不如。」
大逆無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大逆不道」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大逆不道」原作「大逆無道」。秦朝末年,各地紛紛舉兵抗秦,最後則形成劉邦和項羽互相爭霸的局面。當初項羽和項梁在起兵之初,為了號召反秦的需要,擁立一個傀儡皇帝楚懷王,各處抗秦的義軍也都尊懷王為義帝。項羽表面上是尊崇懷王,但實際上卻不聽從懷王的命令。不但自己稱號為西楚霸王,並且強迫義帝遷徙到長沙,後來更加以殺害。漢王聽聞義帝被殺,心裡非常難過,於是為義帝舉辦喪事,同時公開指責項羽「大逆無道」,意思就是說罪行重大,嚴重違反應有的君臣倫理。後來「大逆不道」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指違反倫常,罪惡深重。
王安石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以天下為己任的士大夫意識。這種意識也可視為君主抑制須受國家規範制約的倫理觀。不過,這種倫理觀並非求之於經書的釋義,而是求之於歷史的表現。 經過因此,宋神宗(註4.)即位後,任用王安石(註5.)為相,實施變法。王安石首先設立制置三司條例司,作為新法的審議機構,然後逐步實施新法。他所實施的新法,以農村政策而言,有青苗法、募役法;商業政策有均輸法、市易法;兵制改革有保甲法、保馬法。此外還有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以及官制改...
家庭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但是仍無法取代家庭教育的功能。基本上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助於增進家庭和諧、培養子女健全人格、強化社會倫理道德等多項功能。所以家庭教育對於個人學習、人格成長與社會進度,皆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隨著社會變遷和科技發展,家庭結構及功能逐漸改變。尤其台灣社會目前正面臨少子化、資訊化及都市化的衝擊,帶來家庭型態的轉變,家庭承受的壓力,以及兩性關係改變的問題,而青少年犯罪也日趨嚴重,導致整個家庭教育功能逐漸喪失,需要由家庭教育去因應。我國政府在2003年2月6日公布《家庭教育法》,做為推動家庭教育的法律依據,在該法特別明定:凡是具有...
人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人道德倫理,為人處世的老師。[例]經師易得,人師難求。
吳錦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而有歡笑悲傷的親情,時而有愛慾掙扎、纏綿悱惻的戀情,同時他的小說也見證了臺灣社會變遷中,城鄉衝突與倫理的迷失,並強調本土歷史文化的自尊。小說內容銳利深刻,描寫人物內心世界細膩感人,擅長以電影手法處理小說場景,且有強烈的歷史感覺和濃厚的人道關懷。曾獲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小說新人推薦獎、吳濁流文學獎。 著作 短篇小說集:《放鷹》、《靜默的河川》、《消失的男性》、《燕鳴的街道》及稱作成長小說的「青春三部曲」;《秋菊》、《青春茶室》、《流沙之坑》──〈閣樓〉,是青春時代的自傳體小說;散文集:《永遠的傘姿》、《生態禪》;詩...
蔡元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名。(西元1867~1940)字鶴卿,一字孑民,浙江紹興人。清光緒十八年進士,留學德、法,研究哲學,歷任教育部總長、北京大學校長、中央研究院院長等職。任職北大時,以思想自由為辦學宗旨,一時該校蔚成文化運動的中心。著有《中國倫理學史》、《哲學要領》等書,另輯有《蔡元培先生全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