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5.5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倫道德的常理。《禮記.樂記》:「凡音者,生於人心者也;樂者,通倫理者也。」《淮南子.要略》:「經古今之道,治倫理之序。」
2.事物的條理。《朱子語類.卷一一.讀書法下》:「讀史當觀大倫理、大機會、大治亂得失。」
德行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德行倫理學(virtue ethics)亞里斯多德的倫理學是一種目的論的倫理學,揭櫫人生以追求幸福或至高善為終極的目的,重視人生價值的全面實現或完成,因此他的倫理學也被稱為「幸福論」。這個幸福只有在個人本有能力,本性的潛能都得到全面的開展時,所謂德行,就是個人本有能力的卓越化與良好人際關係的滿全,德行是...
諾丁斯(N. Noddings)的關懷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諾丁斯(1929 - )本是國小及高中數學教師,在Standford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致力於教育理論及哲學的研究,1977年至1998年一直在Standford任教。1984年的著作,與心理學家C. Gilligan共同構築了關懷倫理學。不僅在哲學、倫理學上,使女性主義的訴求高唱入雲,也重構了西方自啟蒙以降以理性為主導的勢力。諾丁斯更在Educating Moral People(2000)一書,完整的提出其道德教育訴求。總之,諾丁斯的關懷倫理在女性主義、倫理學及道德教育上,都有非常深遠的影響。   重視情感、同理、慈悲的倫理系統在西方並不陌生。基督教之傳統、休謨(D. Hume, 17...
簡成熙(2000)正義倫理與關懷倫理的論辯:女性倫理學的積極意義。教育資料集刊,25,185-212。
諮商倫理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諮商倫理原則(Counseling of ethics and principles)目錄1 基本倫理原則1.1 免受傷害權1.2 受益權1.3 自主權1.4 公正待遇權1.5 要求忠誠權2 關鍵字3 參考資料 基本倫理原則美國諮商學會發表倫理守則,明定出諮商的專業人員應遵循的諮商
資訊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1.1 倫理定義1.2 資訊倫理定義1.3 資訊倫理的四大議題(PAPA)1.3.1 隱私權:(Privacy)1.3.2 正確性:(Accuracy)1.3.3 所有權:(Property)1.3.4 使用權(Accessibility)1.4 資訊倫理相關問題1.4.1 網路禮節 (Ne...
環境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環境倫理(Environmental Ethics;Environmental moral) 解釋在進行所有活動時,當事者本身應有不破壞環境的心態及理念,此即「環境倫理」。 發展歐洲共同體於1989年召開專家會議,提倡此一理念。其後,同年召開「巴黎高峰會議」及日本政府和UMEP合力召開的「地球環境保育東京會議」中,也大聲疾呼「環境倫理」的重要性。特別是希望喚醒業主及一般民眾,...
義務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務倫理學(deontology ethics)西方到了近代,特別是十七、十八世紀的啟蒙運動時代,湧現一般日常生活行事都以自身理性運用為依歸的風潮。康德的義務論倫理學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將個人理性思考的地位置於各種形式的權威之上。他主張,每個人應遵循自己內心中的「無上命令」(Categorical Imperative),這個無上命令可以化作一項「可普遍化原則」(principle of universalizability):你要如此行事,好讓你...
校園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學校中的人倫規範。包括師生、教職員、學生及學生家長之間的人際關係。如:「健全的校園倫理,有助於學生的學習。」
倫理道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維繫人倫關係的道德準則。如:「四維八德是倫理道德的主要內涵。」
生活與倫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教育部為加強兒童生活教育,依據先總統蔣中正先生於民國五十七年(1968)四月手訂:「對國民小學生活與倫理、國民中學公民與道德課程之指示」,於同年訂頒〔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時,將「公民與道德」改為「生活與倫理」,包括「基本道德」與「生活規範」兩部分(公民知識部分畫入國民中學,以貫徹九年一貫的精神,衛生習慣部分,已畫歸新增之「健康教育科」),以培養國民的基本習慣、態度和品德。六十四年教育部復修訂〔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其學科目標訂為:
1.總目標:(1)指導兒童學習起居規律,社交禮儀及日常生活必須之優良習慣,以奠定良好行為之基礎;(2)培養兒童孝親敬長,善友樂群及待人接物必須之正當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