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63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釣名沽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被殺。 「釣譽」則見於《漢書.卷五八.公孫弘卜式兒寬傳.公孫弘》。公孫弘是漢初的丞相,輔佐君王,奉行約,輕視財富,重視仁義,功勞甚大,因此在平帝時王元后的詔書中,曾經讚許公孫弘行事約,生活花費少於常規,以身作則,使民風淳樸,與那些穿著奇特服裝來謀取聲望的人完全不同。這兩個典源一用「沽名」,一用「釣虛譽」,後來被合用成「沽名釣譽」,用來指故意做作,用手段謀取名聲和讚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鋪張浪費。《說文解字.人部》:「侈,泰奢也。」如:「奢侈」。《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遺臭萬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死,以輔軍大將軍輔政。嘉平六年,廢齊王芳,立魏文帝孫曹髦為帝。正元二年,揚州刺史文欽、鎮東將軍毋丘起兵,率軍鎮壓。死後弟司馬昭繼專朝政。侄司馬炎建晉朝,追尊為景帝。 (5) 流芳後世:美名流傳後世,為人所稱頌。見「流芳百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浪費、揮霍財物。與「」相對。[例]奢侈、奢華、奢靡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西漢文帝劉恆是歷史上有名的皇帝,性格寬和,仁孝恭,廢除了許多殘酷的刑罰。袁盎則是文帝時的大臣,常能提出有益的建言。文帝時,淮南王劉長自恃為宗室親族,不把朝廷放在眼裡,數度抗旨,無視於法制的存在。據《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載,當時袁盎就曾預言此人將危害社稷,但為顧及宗室之情,文帝未加以制裁。後來淮南王果真起兵謀反,文帝平亂後將其流放,不料卻病死於途中。文帝得知劉長的死訊,極為自責與傷心,飲食不入,袁盎於是舉了三項文帝值得稱頌的事跡以寬慰之。其中之一為事母至孝:有一次,母親薄太后身患重病,而且病了三年之久。在此期間,文帝絲毫不敢怠慢,「不交睫,不解衣」地照顧侍候,煎好的湯藥也一定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金玉、布帛、粟米等錢幣貨物的總稱。如:「理財」、「生財有道」。《禮記.聘義》:「此輕財而重禮之義也。」《三國志.卷二四.魏書.高柔傳》:「夫農廣則穀積,用則財畜。」
樸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樸質、樸實、樸、質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吝嗇。《漢書.卷二八.地理志下》:「其民有先王遺教,君子深思,小人陋。」
奮不顧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及受辱的經過。並說自己跟李陵並不熟,但見他「為人自奇士,事親孝,與士信,臨財廉,取予義,分別有讓,恭下人,常思奮不顧身以徇國家之急」。認為李陵孝順、講信用、有義氣,對下人也很好,並且出生入死,為國家的存亡「奮不顧身」,實在是個好人啊!如今降敵也是迫於無奈。後來「奮不顧身」這句成語就出自此處,用來形容奮勇向前,不顧生死。
揮金如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一擲千金,日食萬錢,揮霍無度反義:一毛不拔,克勤克,愛財如命,鐵公雞辨似: 「揮金如土」及「一擲千金」都有極度揮霍的意思。 「揮金如土」側重於對錢財的輕視;「一擲千金」側重於一次的花費極多。 揮金如土 一擲千金 辨似例句 ○ ㄨ 他從小驕縱慣了,養成日後~的不良習性。 ㄨ ○ 他豪賭成性,~,眉頭也不皺一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