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9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1.268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望眼應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孔子弟子,清靜守節,安貧樂道,孔子相魯時,嘗為邑宰,後隱於衛。 (9) 伏虔:即服虔,初名重,又名,字子慎,生卒年不詳。東漢河南人。以經學著,曾任九江太守,撰有《春秋左氏傳解》,曾以《左傳》駁難今文經學家何休。〔參考資料〕 唐.白居易〈江樓夜吟元九律詩成三十韻〉詩(據《全唐詩.卷四四○.白居易》引)顧我文章劣,知他氣力全。工夫雖共到,巧拙尚相懸。各有詩千首,俱拋海一邊。白頭吟處變,青眼望中穿。酬答朝妨食,披尋夜廢眠。老償文債負,宿結字因緣。每歎陳夫子,常嗟李謫仙。名高折人爵,思苦減天年。不得當時遇,空令後代憐。相悲今若此,湓浦與通川。
神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神。《漢書.卷二五.郊祀志上》:「神靈之休,祐福兆祥。」
大權獨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理重大事務的權力,都由一人掌握、把持著。《孽海花》第六回:「船廠大臣又給他面和心不和,將領既不熟悉,兵士又沒感情,他卻志其所以,大權獨攬,弄些小聰明,鬧些空意氣。」
生桑之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國蜀漢何曾夢見井中生桑,以問占於趙直,直曰:「桑非井中之物,會當移植;然桑字四十下八,君壽恐不過此。」後何年四十八卒,如趙直所言。典出《三國志.卷四一.蜀書.楊洪傳》裴松之注引《益部耆舊傳.雜部》。後比喻日薄西山,死期將至。宋.王銍《王公四六話.卷下》:「元之(瑀偁)自黃移蔪州,臨終作遺表曰:『豈期游岱之魂,遂協生桑之夢。』」
糊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仍十分常見。(同註2,3) 參考書目註1. 原文出自西晉竺法護譯之《佛說盂蘭盆經》:「一時佛在舍衛國樹給孤獨園。大目犍連始得六通,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觀視世間,見其亡母生餓鬼中,不見飲食,皮骨連立。目連悲哀,即以缽盛飯,往餉其母,母得缽飯,即以左手障缽,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連大叫,悲號涕泣,馳還白佛,具陳如此。......佛告目連:『十方眾生,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時,當為七世父母及現在父母厄難中者,具飯、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錠燭、床敷臥具、盡世甘美以著盆中,供養十方大德眾僧。當此之日,...
天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帝王祭天的高臺。《宋書.卷一六.禮志三》:「光武建武中,不立北郊,故后地之,常配食天壇,山川群望皆在營內,凡一千五百一十四神。」
天地不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得不到天地神的寬貸。《紅樓夢》第五六回:「姑娘奶奶這樣疼顧我們,我們再要不體上情,天地也不容了。」
一點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極少。元.紀君祥《趙氏孤兒》第一折:「可憐見趙家三百餘口,誅盡殺絕,止有一點點孩兒。」《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偏碰著劉學深沒有瞧見,還在那裡滿嘴的說甚麼有一點點大。」
齊量等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鄭堂札記.卷五》王弇州之才,十倍李滄溟,當上與北地、信陽鼎立。若李滄溟者,諸體俱少完善,惟七絕差勝,堪與謝四溟之五律等量齊觀。
宗教社會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又是對這種現實苦難的抗議」。馬克思(Marx)認為,人乃是社會的主體,但宗教使人固著於膜拜幻想中的神,而麻痺自身於現實的苦難;而人之所以如此,則是因為自身在現代社會中,和自身的異化,使得世界反過來制宰人類,讓人以為自己是受宗教神安排的奴僕。如此一來,宗教變也成了宰制的意識形態,得以讓統治者方便治理被統治者,因為人民已經沉醉在宗教給予的撫慰之中。(註1) Emile Durkheim宗教是整合社會的力量。涂爾幹(Durkheim)以研究原始的「圖騰崇拜」,認為這才是宗教的基本形式,得以看出宗教的真正本質。他觀察到氏族的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