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7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02.563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卷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卷官就是殿試時替皇帝閱卷、擬名次的考試官,因殿試是由皇帝親自策試,考試官並無權力裁定,故稱之為卷官。明、清兩代科舉會試中式的參加殿試,以翰林或朝臣中文學之優考為卷官。卷官閱卷時仍採彌封制,閱後擬定名次,將前十名試卷進呈皇帝,由皇帝最後決定名次;皇帝或依卷官所擬,但也時有更定。卷官人數在明代為十七人;清代順治、康熙時為十四人;雍正元年(1723)減為十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再減為八人,其中包括大學士兩人,部院大臣六人;迄清末皆沿用此例。
寫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寫頭】(read/write head)。
MARC格式;機器可目錄格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美國國會圖書館為編目記錄所制訂的一種磁帶記錄格式稱之。
視障者服務(含視障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視障者服務係指圖書館對於有視覺障礙之者所提供之各項服務。視障者依視力程度可分為全盲及弱視,由於視力之限制,視障者主要是以觸覺和聽覺來學習,無法直接以傳統視覺媒體為主要閱素材,須用替代型式或設備輔助閱,在資訊取用上有極大之不便。視障者因視力程度、年齡、能力等個人因素影響,其資訊需求與偏好之物類型也不相同,視障者所使用的閱媒體型式有:點字書、有聲書、大字書、雙視圖書(例如:文字及點字對照)、其他盲用資料(例如:點字地圖、點字樂譜)等,大多無法藉由一般出版社或書店購得,故提供視障者服務之圖書館為其取得閱資訊之主要途徑。隨著科技發展,數位點字書、數位有聲書(例如:MP3或D...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閱書籍。《南史.卷五六.張弘策》:「纘好學,兄緬有書萬餘卷,晝夜披,殆不輟手。」
五段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段閱法是由美國愛荷華大學(University of Iowa)羅賓遜(F.P. Robinson)教授提出來的閱方法,方法中包含五個書步驟:瀏覽(survey, S)、提問題(question, Q)、閱(read, R)、背誦(recite, R)及複習(review, R)。在一本書之前,最好先「瀏覽」書的序言、目錄,以便清楚這本書的性質及主要內容,並判斷是否值得精及如何。決定這本書後,先針對每個標題記下種種疑問,以便掌握書的目的及要旨。然後進行「閱」,仔細閱全書內容,以便回答前面所提的疑問,並加深理解。閱完畢,再試著以自己的話語「背誦」書中的大意,並回答前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選修適當的課程就。如:「在大學你選了那些課程?」
2.選擇精要作品研。如:「小說選」。
游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將主尺(n-1)格之長,劃分為游標n格,設主尺一格之長為S,游標一格之長為v,則此游標可至主尺一格之1/n,以式表之:(n-1)S=nv 即:n(S-v)=S∴S-v=S/n=C   (C為游標最小數)附圖為順游標示例,(a)以主尺九格分為游標十格,如主尺每小格示0.1,則此游標可至0.01。(b)示此游標數之實例,游標之0線為指標,計主尺整格數;兩尺重合線,則為計不及主尺一格之小數。見游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在古代附入別人家塾書,稱為「附」。《紅樓夢》第七回:「我家卻有個家塾,合族中有不能延師的便可入塾書,子弟們中亦有親戚在內,可以附。」也稱為「附學」。
2.因特殊原因隨班學習而無正式學籍者。如:「他非本校學生,目前為隨班附。」
小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牧小學是大陸地區一九六○年代從帳蓬小學的基礎上,向牧區少數民族的兒童逐步開展初等教育的一種辦學形式。牧小學是為了適應牧業生產的需要,解決兒童因路遠不便上全日制小學的困難而建立的。
  牧小學由牧區生產隊興辦,提倡一隊一校,師資就地取材,由隊裡挑選有一定文化水準或回鄉初中畢業生擔任教師,教師工作由生產隊記工分,參加生產隊的年終分配,國家給予一定的補貼。為了適應牧區生產流動性的特點,牧小學因時因地制宜,採取多種教學形式:一是學校隨隊遷移,教師隨隊上課,牧民在那裡紮營,學校就搬在那裡開課;二是學校分區設點,教師巡迴上課,在生產隊的居民點合理設置教學站,教師在各站巡迴上課,有時因...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