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81.07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憂國憂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憂慮國事及時局。如:「一位偉大的政治家應具有憂國憂時的胸懷。」
牢補羊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辛的輔佐下,襄王重振國力,終於收復失土,度過了這次的危機。後來「亡羊補牢」演變為成語,用來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尚能補救。
教育目的之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定義2 對自我的功能3 對社會的功能4 關鍵字5 參考書目 定義教育目的乃是指導教育發展得方向或理想,教育實施及設施遵照這種方向或指標發展,便不致造成在人力、物力及時間上的浪費。似應具有以下功能,啟迪人類理性,充實精神生活,傳遞社會文化,配合社會需求,達成自我實現。(註1) 對自我的功能在理想主義的學者思維中,多以教育啟迪人類理性的歷程作為教育之主要功能,所以特別注重腦部思索的,過去柏拉圖曾把人類的靈魂分為幾種類型,理性、意志及情慾三者,這三者看似七情六慾的三者分類,然而實際上卻是另一種分法,理智所代表的是一種熱...
叫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叫喚使之甦醒。[例]早上幸虧爸爸及時叫醒我,上課才沒有遲到。
罔知所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擅作威福的暴君,喜怒無常,動輒嚴厲治罪而殺人,絕不寬赦,那麼臣子就會震驚而不知如何是好。君主若不及時覺悟,則國家的法度日漸衰敗,國家也就不再安定了。後來「不知所措」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形容人惶恐不安,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也有人以為這句成語是從《論語.子路》中,孔子所說的「刑罰不中,則民無所錯手足」演變而來。一個國家不行禮樂,刑罰不公平,人民當然無所適從,不知所措了。《論語》原文中的「錯」,就是「措」的通假字。
斜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因眼肌失衡所導致的病症。當注視目標時,一眼直視,另一眼斜向一方,兩眼無法將焦點對在同一點上。常見的有內斜視和外斜視。[例]斜視患者須及時做矯正治療,否則嚴重時會導致失明。
時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及時而作。《文選.何晏.景福殿賦》:「大火昏正,桑梓繁廡,大雨時行。」
隙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時光消逝迅速,有如馬駒飛越縫隙般。唐.孟浩然〈家園臥疾畢太祝曜見尋〉詩:「隙駒不暫駐,日聽涼蟬悲。」宋.朱熹〈示四弟〉詩:「務學脩身要及時,競辰須念隙駒馳。」也作「白駒過隙」。
可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可否、可不可以。《儒林外史》第三四回:「但吾兄說詩大旨,可好請教一二?」
2.正好、恰好。如:「我買東西忘了帶錢,正當不知所措的時候,可好同學看見,幫了忙。」
風雨調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風調雨順」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風調雨順」的意思是風雨及時而適量。這個成語可用來形容豐年安樂,天下太平的景象。典源出自《六韜》。《六韜》記載太公姜尚與周文王、武王商討如何推翻商朝的謀劃內容,共有六篇。前二篇文韜、武韜為政治的戰略,後四篇龍韜、虎韜、豹韜、犬韜,則是軍事的戰略。《舊唐書》有一段《六韜》佚文記載:武王伐紂,天下大雪,雪深三尺,突然有五人乘馬車,後面跟著二人騎馬,到營帳前求見武王。武王覺得很奇怪,就問太公姜尚,太公說:「他們是五方之神,天意要您建立周朝,他們是前來接受派遣的。」武王馬上迎接五神入營,請他們協助驅除紂王,救眾生於水火之中。武王消滅殷商的暴政後,五神完成任務...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