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1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成規前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成規前期是道認知發展的第一期,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郭爾保(Lawrence Köhlberg, 1927~1987)於一九五八年在其博士學位論文〔十歲至十六歲青少年道思考與選擇模式發展〕(The Development of Modes of Moral Thinking and Choice in the Years Ten to Sixteen)中所提出;此層次通常是四歲至十歲的兒童,以及大多數犯罪的青少年或成人。
  郭爾保述說在此層次的兒童,服從於文化的規則和是非善惡的標準,但是根據行動之身體的或快樂的結果(如懲罰、獎賞、交換利益),或根據宣布這些規則和標準者的身體...
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認知是指對道問題的認識。有關道認知的可能性,自希臘哲人蘇格拉底(Socrates)以迄當代牛津哲學家萊爾(Gilbert Ryle, 1900~1976)都曾反覆討論。因此道是否可認知,及道的本質為何等問題,一直是道哲學中爭議的問題。
  道認知發展學派秉持著道可認知的預設,強調道認知發展的歷程。如杜威(John Dewey, 1859~1952)認為道認知發展可分為道前期、道成規期與自律期。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在一九三二年出版的〔兒童的道判斷〕一書中,亦發現道判斷的發展經歷無律、他律與自律三個時期。一九...
國學校制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意志聯邦共和國是中歐一個頗有文化傳統,經濟發達的國家,一九九○年東、西統一後,共有面積三十五萬六千九百五十七平方公里,人口約八千零六十萬人(1992)。一九四五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國被分成四個占領區,由戰勝盟國英、美、法、蘇聯分別占領。一九四九年英、美、法三國將主權交還國,於是成立了意志聯邦共和國;而蘇聯占領區便成立了意志民主共和國,經過冷戰時期,東、西於一九九○年十月終於統一。東接受國聯邦的憲法與體制加入成為聯邦的成員,也逐步接受了聯邦國的教育制度。
  國學校制度重要特徵之一便是中等學校的多軌制,許多教育人士認為這種學制欠缺民主精神,於是政府有關單位...
勒的個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正統精神分析的心理學理論體系,是生物學走向的本我心理學轉向社會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學,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轉變的中介。阿勒的心理整體論、主觀目的論和社會文化定向,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提供前提條件。但是,阿
斯鳩的法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孟斯鳩(Charles de Secondat Montesquieu, 1689~1755)是法國啟蒙運動時期的法學家和哲學家,也是古典自然法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名著〔法意〕(The Spirit of the Laws, 1748)出版後轟動一時,被伏爾泰(F.M.A. de Voltaire,1694~1778)稱為理性和自由的法典,黑格爾(G.W.F. Hegel, 1770~1831)也推崇它是一部美妙的作品;並且為後來的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提供了思想基礎。
  孟氏生於法國波爾多(Bordeaux)近郊的貴族世家,童年在巴黎附近的教會學校習醫,後來回到波爾多專心...
無言不讎,無不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出的話一定會發生作用,做好事也一定有好報。《詩經.大雅.抑》:「無言不讎,無不報。」
責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責任」從消極方面言,蘊含因行動而接受譴責的意願;從積極表現方面言,必須含有一種義務感。所謂義務感是指一種道決定加在一個人身上的感覺。凱衣(William Kay)使用此詞,指一種已經發展的道動力形式。如此一個已經達到根據理性與利他主義的原則來做成道決定的人,應該採取實際的行動,來執行已經做成的道決定。更進一步說,為了使已經做成的道決定加速行動,屬於個人本身的需求可能必須延緩,在這種情境下,道動力就會要求個人延緩個人需求的滿足,此種要求力量即是道責任。
術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康(Immanuel Kant, 1724~1804)是十八世紀國重要的哲學家,著有〔純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實踐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判斷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未來形上學導論〕(Prolegomena to any Future Metaphysics)等,提出「先驗哲學」(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以批判歐陸理性主義與英倫經驗主義。其學說要旨如下:(1)以批判方法檢討理性限制,發據知識的先驗元素;(2)以先天心靈形式說建立形式主...
不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合道標準。如:「見利忘義是不道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良善的品行。《易經.漸卦.象曰》:「山上有木漸,君子以居賢善俗。」《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舜王治世,舉八元、八愷,共十六個才子,是有賢名望的人。」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