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55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死裡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從極危險中脫身。《京本通俗小說.馮玉梅團圓》:「今日死裡逃,夫婦再合,乃陰德積善之報也。」《紅樓夢》第五回:「有恩的死裡逃,無情的分明報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存。《孟子.盡心上》:「民非水火不活,昏暮叩人之門戶,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文明小史》第三○回:「他夥計正愁著窠兒拆了,沒得活,如何還肯出錢。」
2.泛指一切飲食起居等方面的情況、境遇。《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上》:「丈夫日勤耕嫁,婦女夜事績織,廝共活,應當官司繇役。」
3.物品。《二刻拍案驚奇》卷一四:「多謝縣君送柑,客中無可奉答,小小活二端,伏祈笑留。」
4.計。唐.陸龜蒙〈奉酬襲美先輩吳中苦雨一百韻〉:「所貪既仁義,豈暇理活。」
5.工作。《水滸傳》第四回:「師父穩便。小人趕趁些活,不及相陪。」《儒林外史》第一回:「只靠著我替人家做些針指活尋來的錢,如何供得你讀書。」
枝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原指樹木旁許多枝節。後比喻主要問題尚未解決,卻又意外引來一些其他問題。《清史稿.卷四四二.周德潤傳》:「商可通,兵可撤,猶謂守約非背約也。五條外橫枝節,若猶遷就,其何能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百姓。《書經.益稷》:「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蒼。」《三國演義》第九三回:「以致社稷丘墟,蒼塗炭。」明.于謙〈詠煤炭〉詩:「但願蒼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也稱為「蒼民」。
陷之死地而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孫子.九地》:「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形容置身於無退路的境地,勢必能拚死向前,求得存。《史記.卷九二.淮陰侯傳》:「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置之亡地而後存?』」也作「置之死地而後」。
津止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潤喉且消除口渴的感覺。如:「蘆筍汁津止渴,是廣受歡迎的消暑飲料。」
死之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可以共死,共患難的交誼。元.鄭光祖《㑳梅香.楔子》:「晉公在鎗刀險難之中,我父親挺身赴戰,救他一命,身中六鎗,因此上與俺父親結為死之交。」《三國演義》第六八回:「凌統回寨中拜謝孫權。權曰:『放箭救你者,甘寧也。』凌統乃頓首拜寧曰:『不想公能如此垂恩!』自此與甘寧結為死之交,再不為惡。」
虎嘯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虎吼風。比喻英雄豪傑得到時機奮發而起。《北史.卷七八.張定和傳.論曰》:「虎嘯風,龍騰雲起,英賢奮發,亦各因時。」
百弊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各種弊病接連發。如:「由於建築商的偷工減料,使得這項工程百弊叢。」
契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契,相合;闊,離別。死契闊指死離合。《詩經.邶風.擊鼓》:「死契闊,與子成說。」《周書.卷四一.庾信傳》:「死契闊,不可問天。」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