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6.878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厥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最初、開頭。《詩經.大雅.生民》:「厥初生民,時維姜嫄。」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賦》:「遂客主以首引,極聲貌以窮文,斯蓋別詩之原始,命賦之厥初也。」
黃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料:黃海國立台灣文學館「台灣作家名錄」:黃海王洛夫《論黃海及其兒少科學幻想作品》碩士論文黃瑞田《科學釋與幻想──黃海科幻小說研究》碩士論文 以上資料來源http://zh.wikipedia.org/wiki/%E9%BB%83%E6%B5%B7_%28%E4%BD%9C%E5%AE%B6%29
睹物興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到某些事物、景物而激起某種情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賦》:「原夫登高之旨,蓋睹物興情。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
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盾衝突對立的變異現象,事實上可以從教育系統當中各層次人員之間不同的次級文化價值衝突觀點,來加以理解與釋。 五、教師即教室研究者如果學校教師能被鼓勵去反省檢討自己的教學實際問題,並在教室班級的社會體系當中,採取教育行動以改進自己的課堂教學,則課程改革之理念,將可真正落實在教室班級設會體系的脈絡情境當中。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教學歷程本位的課程發展英文關鍵字:teaching process 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參考資料蔡清田著。課程改革實驗。2001年初版。頁200。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
節上生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枝。」語錄這兩句話的意思是承上文而來,大概是說佛法一事,自古以來,諸佛強調只能自悟,歷代祖師不落言,經藏注解怎麼注也涵括不盡,若單用眼睛去看是無法得道的。所以一個人若是陷溺於自以為是的知識,難免就會節外生枝了。朱熹〈答呂子約書〉文中有段話說:「若左遮右攔,前拖後拽,隨語生解,節上生枝,則更讀萬卷書,亦無用處也。」意思就是說一個人在沒把道理弄清楚之前,隨意去胡亂解說,就像「節上生枝」,只會把道理越弄越紛歧,因此讀再多的書也沒用處。
結構主義的教育思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威。在育上應用:(1)尊重多元;(2)反中心教育、反學校化教育;(3)多元參與。就解構理論的基本特徵析,大致上具有顛覆性、超越性、否定性、批判性、暫時性、獨特性等特質,是針對現有理論制度建構的顛覆與反動 基本理念 教育應用 影響評估
資料驅動決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確使用資料驅動決定,的確可以協助教育人員達成提高學生學習效果的目標,但在實施的過程必須掌握資料可信、釋正確、判斷合理的原則;如果資料不可信、資料全是錯誤、判斷失誤,則再多的資料也沒有用,甚至可能造成誤導,不可不慎。 參考資料吳清山,林天祐(2006)。資料驅動決定。教育研究月刊,143,140。
候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等候選以補缺額。《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裡很有幾文,不到二十歲上,就報捐了個候選道。」
履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泛指一切事物的開端。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賦》:「夫京殿苑獵,述行序志,並體國經野,義尚光大,既履端於倡序,亦歸餘於總亂。」
入死出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出生入死」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出生入死」一語見於《老子》,《韓非子.解老》對此語的釋為:「人始於生而卒於死,始之謂出,卒之謂入,故曰,出生入死。」也就是說,人的生命始於生而終於死,「生」就叫作「出」,「死」就叫作「入」,所以人的一生就是「出生入死」。老子在觀察自然與人事後,歸納出「道」是所有事物運行的規律,而這個「道」便是自然。自然是本性使然,效法自然規律,便可以保身、治國。所以,人類的最高修養,莫過於依道而動,反本歸真,一切的人為造作都是多餘的,對養身反而有害。所以他說:就人的生命來看,能長壽的十個裡有三個,短命的十個裡也有三個,本來可以長壽但卻自尋死路的,十個裡也有三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