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9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負荷。同「背」。如:「揹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烹飪方法。緊蓋蓋,用內的蒸氣和溫度將食物煮熟或燉爛。如:「燜菜」、「燜肉」。
魚游沸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為烏合之眾,有如「魚遊釜中」,危在旦夕,現在不過享有一時的偏安而已。「釜」是古代的一種用來烹煮食物的子,張嬰的這句話用魚在裡游動,看似無事,其實隨時都有被烹煮的危機,來比喻自己處境危險。後來「魚遊釜中」就是直接摘自此處的一個成語,用來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種烹飪方法。把食物置內,以少量的油略為翻攪至熟者。如:「炒三鮮」。
脾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人的習性。《紅樓夢》第一六回:「我們二爺那脾氣,油裡的錢還要找出來花呢,聽見奶奶有了這個體己,他還不放心的花了呢。」《文明小史》第六○回:「既知這平中丞愛骨董的脾氣,趁他生日,特特為為打發家人送一分禮。」
魚遊釜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遊,通「游」。釜,古代的一種烹飪器具,類似現在的鐵、銅。「魚遊釜中」指魚在中游動。比喻身處險境,危在旦夕。語出《後漢書.卷五六.張王种陳列傳.張綱》。
什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由多種原料製成或多種花樣的。如:「什錦火」。也作「十錦」。
甑塵釜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甑、釜,皆為炊具。甑塵釜魚指漢朝范冉家境清苦,久不能燒飯,以致炊器積滿塵埃,子生蠹魚。典出《後漢書.卷八一.獨行傳.范冉傳》。比喻生活極為清寒困苦。如:「只要能照著自己的心意過日子,即使甑塵釜魚,我也心甘情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成氫氣和氫氧化鎂。 碳酸鉀用熱水浸泡向日葵、蠶豆、玉米棒等含鉀較多植物所燒的灰,用布過濾,將濾液放內蒸發到乾。冷卻,用少量水溶解,過濾後蒸發到乾,可得碳酸鉀晶體,因此可見,從陸地上的植物中可以取得碳酸鉀。(註1) 滅火器滅火裝置,機內所含的酸和碳酸氫鈉混和,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當開關打開,二氧化碳迅速膨脹,並從噴口壓出撲滅火焰。這些滅火器就是依據酸鹼中和的性質來達到滅火作用。(註1)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鹼英文關鍵字: Alkali 參考書目註1:科學百科,常和主編,初版,漢宇國際文化,2005。註2:新世代基礎科學講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烹煮食物的大。《周禮.天官.亨人》:「亨人掌共鼎鑊,以給水火之齊。」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