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祖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路神:(1)共工氏之子脩。漢.應《風俗通義.卷八.祖》:「共工之子曰脩,好遠遊,舟車所至,足跡所達,靡不窮覽,故祀以為祖神。」(2)黃帝妻嫘祖。唐.無名氏《軒轅黃帝傳》:「帝周遊行時,元妃嫘祖死於道,帝祭之以為祖神。」(3)黃帝子纍祖。《漢書.卷五三.景十三王傳.臨江閔王劉榮傳》唐.顏師古.注:「昔黃帝之子纍祖好遠游而死於道,故後人以為行神也。」
駭人聞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駭人聽聞」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駭人聽聞」原作「駭人視聽」。隋朝王,知識廣博,為人稱道。曾擔任著作佐郎一職,將近二十年,陸續撰寫過《齊誌》、《齊書》、《平賊記》,但因文章用字遣詞鄙陋粗俗,內容又多超出常軌、不合法度之處,讓人見了十分震驚,被有見識的人所輕視。後來「駭人聽聞」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表示令人聽了十分震驚。
夕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夜謹慎不懈怠。參見「夕惕若厲」條。《文選.張華.答何詩二首之二》:「負乘為我戒,夕惕坐自驚。」
玉石俱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玉石俱焚」。見「玉石俱焚」條。01.《藝文類聚.卷四五.職官部一.諸王》引北齊.邢〈廣平王碑文〉:「群飛在辰,橫流具及,山崩川竭,星霣日銷,崑岳既毀,玉石俱燼。」
蠠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勉勵。《爾雅.釋詁》:「亹亹、蠠沒、孟、敦、勗、釗、茂、、勔,勉也。」
依人藩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寄人籬下」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齊書.卷四一.張融列傳》融玄義無師法,而神解過人,白黑談論,鮮能抗拒。永明中,遇疾,為(問)〔門〕律自序曰:「吾文章之體,多為世人所驚,汝可師耳以心,不可使耳為心師也。夫文豈有常體,但以有體為常,政當1>使常有其體。丈夫當刪《詩》、《書》,制禮樂,何至因循2>,寄人籬下。」 〔注解〕 (1) 政當:即正當。 (2) 因循:遵循舊習而無所改動。〔參考資料〕另可參考:《南史.卷三二.張列傳》
駭人視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猶「駭人聽聞」。見「駭人聽聞」條。01.《隋書.卷六九.王列傳》:「初撰《齊誌》,為編年體,二十卷,復為《齊書》紀傳一百卷,及《平賊記》三卷。或文詞鄙野,或不軌不物,駭人視聽,大為有識所嗤鄙。」(源)02.宋.安燾等〈周書序〉:「考於書,唯府兵之設,斂千歲已散之民而係之兵,庶幾得三代之遺意,能不駭人視聽以就其事,而效見於後世。」 
去邪歸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邪歸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辟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天子所設的大學。位於京城國子監內,為一圓形建築物,四周環水,象徵教化流行。《禮記.王制》:「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廱,諸侯曰頖宮。」《漢書.卷一二.平帝紀》:「安漢公奏立明堂、辟廱。」顏師古注引應曰:「辟廱者,象璧圜,雍之以水,象教化流行。」也作「辟雍」、「廦廱」。
弓影杯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杯弓蛇影」之典源,提供參考。 #漢.應《風俗通義.卷九.世間多有見怪驚怖以自傷者》1>《管子》書:「齊公出於澤,見衣紫衣,大如轂,長如轅,拱手而立。還歸,寢疾,數月不出。有皇士者,見公語,驚曰:『物惡能傷公!公自傷也。此所謂澤神委蛇者也,唯霸主乃得見之。』於是桓公欣然笑,不終日而病愈。」予之祖父郴2>,為汲令3>,以夏至4>日詣見5>主簿6>杜宣7>,賜酒,時北壁上有懸赤弩8>,照於杯,形如蛇,宣畏惡之,然不敢不飲,其日,便得胸腹痛切,妨損飲食,大用羸露9>,攻治萬端10>,不為愈11>。後郴因事過至宣家,闚視12>,問其變故,云:「畏此蛇,蛇入腹中。」郴還13>聽事14>,思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