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太丘道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太丘,東漢陳寔曾為太丘長,世稱「陳太丘」。太丘道廣語出《後漢書.卷六八.許傳》:「太丘道廣,廣則難周。」比喻人交游很廣。
碩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誇大的話。《詩經.小雅.巧言》:「蛇蛇碩言,出自口矣。」魏.劉《人物志.七繆》:「尤虛之人,碩言瑰姿,內實乖反。」
隔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上下兩代或數代。《晉書.卷九六.列女列傳.序》:「徽烈兼,柔順無愆,隔代相望,諒非一緒。」
羸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瘦弱露骨。《左傳.昭公元年》「以露其體」句下唐.孔穎達.正義:「肥則膚肉厚,骨不見;瘦則肌膚薄,故體羸露。羸露,是露骨之名,其義與裸相近。裸,露形也。羸,露骨也。」漢.應《風俗通義.卷五.十反》:「久抱重疾,氣力羸露,耳聾目眩,守虛隕越。」
尊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父母。漢.應《風俗通義.卷七.窮通.司徒中山祝恬》:「家上有尊老,下有弱小,願相隨。」
悉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完全平定。《三國演義》第一二回:「隨將何儀,黃斬訖。汝、潁悉平。」
反邪就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改邪歸正」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改邪歸正」原作「背邪向正」。秦漢時期,在三公之下設有九卿。漢代的九卿分別為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東漢獻帝時遷都於許,典章湮沒,應於是綴集所聞,著成《漢官》(亦稱《漢官儀》)一書,記述漢代典章制度及職官禮儀。應在提到「卿」這個官職時,認為它有彰顯、光明之意,具有背棄邪道,趨向正路的作用,可以彰顯國家的道德。後來「改邪歸正」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改正錯誤的行為,返回正途。出現「改邪歸正」的書證如《七國春秋平話》卷上:「望大王改邪歸正,就有道而去無道,則邦國之幸。」
拘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拘謹局束。魏.劉《人物志.體別》:「清介廉潔,節在儉固,失在拘局。」
壘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堡壘和濠溝。《宋書.卷七七.柳元景傳》:「以元景壘塹未立,可得平地決戰。」
新元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民國柯忞撰,二百五十七卷。分本紀二十六、表七、志七、列傳一百五十四。體例嚴謹,遠出舊史書之上。為二十五史之一。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