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向的願。《後漢書.卷八四.列女傳.王霸妻傳》:「君少修清節,不顧榮祿。今子伯之貴孰與君之高?奈何忘宿而慚兒女子乎。」也作「夙」。
明市(Ho Chi Minh City)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明(Ho Chi Minh)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食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正史中專敘財政經濟等制度的篇章。始於漢司馬遷的《史記》中的「平準書」,漢班固的《漢書》改名為「食貨」,歷代沿用此名。內容反映各時代的經濟現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來的願。《三國.卷一○.魏書.荀彧傳》:「雖禦難于外,乃心無不在王室,是將軍匡天下之素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尚意。《孟子.盡心上》:「何謂尚?曰:仁義而已矣。」
不可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論語.子罕》:「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也。」指意節操不可以用強力來改變。《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我引頸受之,曰:『要死便死,吾不可奪。』」
形神氣之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淮南子‧原道訓〕中說:「形神氣各居其宜,以隨天地之所為。」其中對「形神氣」的解釋,頗為接近心理學的意義,而對其功能或作用則說得更為切近而明白。
  首言形,〔原道訓〕中說「形者生之舍也」,則是 「形」指「形體」或「軀體」,是生命寄存之處。凡是有生命之物,都會避免危險以保持軀體的安全,否則若軀體損傷,生命便無所寄託,便成了性命的消失,故〔原道訓〕中有謂:「夫舉天下萬物,蚑蟯貞虫、蠕動蚑作,皆知其喜憎利害者何也?以其性之在焉而不離也。忽去之,則骨肉無倫矣。」又說:「故夫形者非其所安也,而處之則廢。」
  次論神,〔原道訓〕中說:「神者,生之制也。」即是以「神」為生命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抱負、氣才略。《後漢書.卷四七.班梁列傳.班超》:「嘗輟業投筆歎曰:『大丈夫無它略,猶當效傅介子、張騫立功異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筆研閒乎?』」
2.記載大略。如:「瀛寰略」。
能之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有才幹的人。《後漢書.卷二二.朱祐等傳》論曰:「然咸能感會風雲,奮其智勇,稱為佐命,亦各能之士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