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3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5.65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意。《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吾與富貴而詘於人,寧貧賤而輕世肆焉。」《文選.嵇康.琴賦序》:「是故復之而不足,則吟詠以肆,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也作「肆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辨別心意趣的趨向。《禮記.學記》:「一年視離經辨,三年視敬業樂群。」漢.鄭玄.注:「辨,謂別其心意所趣鄉也。」南朝梁.裴子野〈南齊安樂寺律師智稱法師碑〉:「既而敬業承師,就賢辨。遨遊九部,馳騁三乘。」
大心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遠大而自視甚高。《紅樓夢》第四六回:「你可遂了素日大心高的願了,也堵一堵那些嫌你的人的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向高尚不屈。《六韜.卷一.文韜.上賢》:「士有抗高節,以為氣勢。」
淩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即「壯凌雲」。見「壯凌雲」條。01.宋.京鏜〈定風波.休臥元龍百尺樓〉詞:「莫道玉關人老矣,壯淩雲,依舊不驚秋。」02.元.許有壬〈沁園春.老子當年〉詞:「老子當年,壯淩雲,巍科起家。」志"> 
聖人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聖人之指聖人淑世的理想。聖人是儒家心目中最高的人格境界。孔子常以堯舜為聖人典型,後人則以孔子為至聖。聖人的胸襟廣大,愛心無限,且智慧高深,因此能體察天道,而以教化天下人為己任。〔易經‧乾卦‧文言〕說:「所謂大人,他的普愛眾人的精神正與天地的生生之德相呼應;他的啟發眾人,使眾人心地光明,正如同日月的光普照眾民;他定時引導人民生產,正符合四季的時序節奏;他承續先賢先祖,擔負起民族興衰的責任,使自己與民族的命運相結合。」(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這裡所說的大人境界,正是儒家理想中聖人的心和境界。〔韓詩外傳‧卷五〕也談到了聖人之:聖人培養本性而控制...
同心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彼此的趣和理想一致。明.陸采《明珠記》第二八齣:「官居臺省,曾叨寵幸,只為愛山水窠巢,早離脫仕途坑阱。喜你同心合,同心合,果然堪敬!」也作「道合同」。
沖斗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氣高昂,上沖星空。《孤本元明雜劇.打董達.第五折》:「三位將軍,乃人中豪傑,沖斗牛,氣吐凌雲,如此雄威。」也作「氣沖斗牛」、「氣沖牛斗」。
博聞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聞廣博,記憶力特強。《荀子.解蔽》:「博聞彊,不合王制,君子賤之。」也作「博聞強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氣願望。《文選.曹丕.與吳質書》:「意何時復類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頭耳。」《文選.謝惠連.秋懷詩》:「平生無意,少小嬰憂患。」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