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2.070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宮中事。南朝宋.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壼穆宣,房樂韶理,坤則順成。」
戰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軍事占領區實施軍管,作為訓的過渡策。最早施行於北伐時期,大陸撤退後,為規劃軍事反攻事宜,選定金門、馬祖兩地實驗戰地務,縣長由國防部派任,行宵禁、燈火、通訊、民生物資、出入境等十種管制。
學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社會科學的目標難以契合。4.只對組織的人員研究,反到忽略外在環境對人員之影響。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行學英文關鍵字: Administration 參考資料: 林進財著。班級經營理論與策略, 1998年9月,頁60-61,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執行行事務的官吏,可分為務官及事務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掌握權。如:「當者要有仁民愛物的心胸。」
院客家委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院客家委員[[1]]使命與任務本會成立於民國90年6月14日,是全球唯一中央級的客家事務專責主管機關,以振興客家語言文化為使命,以建構快樂、自信、有尊嚴的客家認同為信念,以成為全球客家文化交流中心為願景,以「牽成客家、繁榮客庄」為目標。預算與成長本會成立以來積極推展客家事務,引領客家文化發光發熱,奠定客家在台灣多元族群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但因府資源有限,在經費拮据情形下,本會預算仍逐年增加。未來將在現有預算規模上,以每年成長至少20%為努力...
教育的無府主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府主義的主張是盡量減低,甚至完全消除對個人行為的外在的、教條式的及結構性的限制,並要求解除社會結構。在教育體系上,教育的無府主義主張教育工作者最好是在沒有學校系統的情況下直接參與大型的人類社會之改造。在這樣的一個極端簡單的「你-我」關係的社會中,個人的需求減少、活力增加、強調理性,人們可以找回自我,創造個人真正的道德,認清自己的責任。最能代表此種主張的教育學者是伊利希(Ivan Illich)及古德曼(Paul Goodman)。此主張也涵蓋不同的立場,如策略的無府主義者(tactical anarchist)以取消學校體系為策略,主張將其經費或資源移作解決社會問題的經費;烏托邦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良的治。《國語.晉語七》:「公使祁午為軍尉,歿平公,軍無秕。」《晉書.卷二.文帝紀》:「朝無秕,人無謗言。」
提刑肅廉訪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元代於全國各道均設提刑按察司,後改為肅廉訪司,置廉訪使二員,正三品。掌管糾察該道的官吏善惡、治得失和獄刑等事。元.關漢卿《竇娥冤》第四折:「只因老夫廉能清正,節操堅剛,謝聖恩可憐,加老夫兩淮提刑肅廉訪使之職。」
專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任用專家各司其職的治型態。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