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9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83.464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殘暴苛刻的治。《孟子.公孫丑上》:「民之憔悴於虐,未有甚於此者也。」《史記.卷三.殷本紀》:「當是時,夏桀為虐淫荒,而諸侯昆吾氏為亂。」
福建船學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福建船學堂創設於同治五年(1866),係亦由於第二次英法聯軍之刺激。初為時任閩浙總督之左宗棠奏准籌建福建船廠於福州馬尾,並設隨廠學堂,即船學堂;隨後清廷以西北回亂日形嚴重,詔左宗棠移督陝甘,故福州船大計遂委由沈葆楨接任。
  對於船的經營,沈葆楨認為「船廠根本在於學堂」,「海防根本首在育才」,故於學堂之辦理特為重視。船學堂性質著重於實業、軍事人才之培育,而以建立中國新水師的目標自許;由於船廠兼設學堂,依教學相長之原則實施,故一方面重視基礎科學,另方面則強調理論與實務並重。在規制上,主要畫分前、後二學堂。前學堂即法國學堂,教習法國語文與造船之學,又稱「製造學堂」;後學堂即...
治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凡危害國家治上根本組織的犯罪,稱為「治犯」。如犯內亂罪、外患罪者。也稱為「國事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治與教化。《史記.卷六三.老子韓非傳》:「內脩教,外應諸侯,十五年。」《儒林外史》第三三回:「大家習學禮樂,成就出些人才,也可以助一助教。」
2.治與宗教。如歐洲歷史上有「教衝突時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黨、府和軍隊的合稱。如:「在非民主國家,常見黨軍三合一的治情況。」
治社會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治社會化是個人接受各種社會期望及文化規範的影響,形成其獨特治價值觀念及行為型態的過程;若從另一角度界定,一個社會或國家藉各種不同的社會影響力量,培養其社會成員治價值及行為,以便形成某種治文化(political culture)的過程,亦稱為治社會化。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治社會化目標:傳統或原始社會的治社會化目標,是將不變或極少變化的文化與治價值觀念,傳遞或灌輸給下一代,以期維持原有的治與社會結構;變遷與開放社會的治社會化目標,是倡導革新,以避免變遷的障礙,而能建立新的社會秩序;極權社會的治社會化目標,則是運用嚴密控制手段建立新的治價值,塑造預期的治...
治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富有治學識及經驗的專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古代官名。如宋代所設的資殿大學士、金代所設的資大夫。
2.總統府專設的顧問。由總統遴聘勛高望重的人士擔任,聘期不得逾越總統任期。資對國家大計,得向總統提供意見,並備資詢。依法有給職者不得逾十五人,無給職者不得逾十五人。
貞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唐吳兢撰,一○卷。記唐太宗與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大臣的問答,以及當時的治措施、法制令。
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職官名。明清各省民兼財長官。屬承宣布使司,受轄於督撫,與掌理刑名的按察使並稱為「兩司」。也作「藩臺」、「藩司」。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