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275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耳聞不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語本漢.劉向《說苑.卷七.政理》:「夫耳聞之不如見之,見之不如足踐之。」後指聽人傳聞,不如親眼一見來的確實。《文明小史》第一五回:「但是一件,耳聞不如見,耳聞是假,見始真。」也作「耳聞不如眼見」。
斷飛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遠望,直至飛雁不見。常形容離別的悲悽之情。宋.趙善括〈柳梢青.愁別欣逢〉詞:「一樽良夜匆匆。怎忍見、輕帆短蓬。漢水無情,楚雲有意,斷飛鴻。」明.王世貞《鳴鳳記》第一九折:「此情未語淚先溶,自今別去,斷飛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隋唐時分科取士的名。如秀才、明經、進士等;而明經又有五經、三經、二經等區分。後沿用為科舉的通稱。《警世通言.卷一八.老門生三世報恩》:「如今是個科的世界,假如孔夫子不得科第,誰說他胸中才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統法中分條列舉的細。《晉書.卷三○.刑法志》:「抄新律諸死罪條,懸之亭傳,以示兆庶。」
2.按內容分的細。《漢書.卷三六.楚元王傳.劉向》:「著其占驗,比類相從,各有條,凡十一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和,多指夫妻而言。《易經.小畜卦》:「夫妻反,不能正室也。」《初刻拍案驚奇》卷四:「妾屢屢諫也,遂至反,因棄了妾,同他一夥無籍人到邊上立功去,竟無音耗回來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通過單位標示所表現出來的具體數量概念。《老殘遊記》第一六回:「如蒙委員代為昭雪,七千、八千俱可,六千五百兩的數卻不敢答應。」
而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因發怒而圓睜兩眼瞪視對方。《三國演義》第三回:「時李儒見丁原背後一人,生得器宇軒昂,威風澟澟,手執方天畫戟,怒而視。」《隋唐演義》第七三回:「太后怒而視,別了三思回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軍禮。下級見上級時,立正後以注視對方之,受禮者亦以還視,稱為「注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心和眼。《國語.晉語一》:「上下左右,以相心,用而不倦,身之利也。」
2.心中或視覺方面的感受。《文選.曹丕.與吳質書》:「觀其姓名,已為鬼錄,追思昔遊,猶在心。」
3.想法和看法。如:「在他的心中,親情勝過一切。」
無王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膽大妄為,眼中已無法律的存在。《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馮君瑞是我內地生員,關系朝廷體統,他如何敢拿了去,要起贖身的價銀來?無王法已極!」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